马玉昆先生 资料图片
马玉昆,小提琴演奏家、教育家、音乐艺术理论家、国家一级演奏员,原昆明市交响乐团团长、历任昆明音乐家协会主席、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当我提笔时不禁被马玉昆老师的众多头衔所触动,在这么多的荣誉背后,有着怎样平凡而不平常的人生。这位68岁的老人,在9月23日,走完了他辉煌的人生历程与世长辞,离开了他终身挚爱的音乐艺术。
马玉昆老师,回族,1942年3月生,云南省昆明市人,生长在伊斯兰传统知识分子家庭,是元代云南行省平章政事、咸阳王——赛典赤的后代子孙。由于受到良好的家庭启蒙教育,文学艺术深深扎根于马老师心中,他的血液里都流淌着对音乐的痴迷。他对音符有着超强的记忆天赋,5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他的启蒙教师是著名小提琴家李丹(《悲惨世界》的译者),后又师从陈又新、司徒华城、林耀基教授。年轻时,马玉昆老师深入到澜沧江、怒江、金沙江、红河流域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达十多年之久,采集了丰富的原生态边疆民族音乐资料,拓宽和加强了对音乐的独特理解。他演奏的小提琴曲《澜沧江轻舟》、《茶山新歌》等由中央台专题录制,列为《中国优秀小提琴曲》长期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反复播放(我省唯一一位由中央台播放介绍的小提琴演奏家),受到海内外听众的深深喜爱。1985年他主创了由中国音协、省文化厅主办的晋京演出《有一个美丽的地方音乐会》,获得省文化系统优秀节目、先进个人奖,并受邀进中南海演出。
1987年,马玉昆老师受命组建昆明交响乐团,刚成立时各方面的条件都十分艰苦,他凭借着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和追求始终坚持、从未放弃。马老师的女儿告诉记者:“当云南首场交响音乐会演奏结束时,全场沸腾,掌声长达10分钟,站在舞台侧边的父亲流下了激动的眼泪,为聂耳生长的土地上有了真正的交响乐而自豪!”经过18年的耕耘,昆明交响乐团现已成为拥有近百名演奏员的西南地区唯一独立建制的职业乐团。作为昆明交响乐团的团长、音乐总监,马玉昆老师始终把演出推广中外优秀音乐作品、探索云南民族音乐发展的新途径、繁荣云南民族交响乐的创作作为己任,他曾邀请蒋大为来昆明连演10场“让世界充满爱”音乐会,观众达4万之多;从北京请来了李德伦、严良等音乐界的元老级人物担任乐团顾问和客座指挥。乐团还定期公演和巡演,将高雅艺术普及到院校、厂矿、部队、社区,被誉为“活跃在中国乐坛上令人瞩目的新军”,中国音协主席李焕之题词称赞“西南一枝花,赞颂我中华。”
马玉昆老师把生命的所有都奉献给了他所挚爱的音乐艺术。那是昆明音乐最耀眼的一段,他在音乐中得到永生!
本文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