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加拿大温哥华的华人小提琴家廖俐伶日前举行了独奏会,这是继今年6月之后她第二次在温举行音乐会,紧接着还有15场演奏会陆续展开,包括她参与的环太平洋弦乐四重奏的10场演出和中国台湾4场巡回演奏。
移民到温哥华才4年的廖俐伶,平日除了紧凑的演出,还在温哥华音乐学院等多处任教,并与温哥华交响乐团不定时合作。
这位美女音乐家个子娇小,平日一条简单的牛仔裤,走起路来自在洒脱。眼睛大而发光,加上白皙的面孔、齐肩的直发,俨然是会跳跃的音乐精灵,让人联想到宫崎峻的“小魔女”,充满着轻快靓丽和箭步如飞的行动力。
廖俐伶学音乐的经历和一般孩子不同,完全依照个人意志。她出生在艺术世家,爸爸廖武藏是画家、室内设计教授,母亲李静美是台湾著名声乐家和大学音乐系教授。李静美说:“俐伶三四岁时和一群同事小孩玩在一起,我的老师李淑德随口问,小孩们要不要一起学小提琴?”就这么开始音乐学习了。
虽是专业音乐家,李静美对独生女学琴却采取自然发展的方式。廖俐伶说:“妈妈只会偶尔提醒我练琴,从不强迫。”
廖俐伶努力考上了台北光仁高中音乐班,但这时的父母对女儿的学习之路却陷入了深思。李静美说:“走音乐路,还是国外的学习环境较适合。”廖俐伶也同意父母的建议,准备念完高一即出国。
14岁离开中国台湾到瑞士人文学院就学,廖俐伶说:“这是我人生的转折点。”在欧洲接受全方位的人文科学洗礼,虽不是音乐学校,但让廖俐伶发自内心更坚定地走音乐之路。她说:“为了找适合的老师,每周独自坐一个多小时的车到校外学琴。”
高中毕业后廖俐伶成功申请到美国波士顿音乐学院,之后又到波士顿新英格兰音乐学院,拿到音乐硕士和表演双文凭。
同样是音乐家,廖俐伶说母亲是她的典范:“从小看妈妈在台上表演,平日在大学教书,很向往。”为到大学教书,她于2004年到美国马里兰大学攻读博士。廖家3人都从事艺术,父母又在艺术界颇有声望,李静美心疼女儿:“因为家庭背景,‘杰出’常常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事。”
廖俐伶自己却有一份从容和自在。2006年刚移民温哥华时,面对陌生的环境,虽拥有显赫的学位,演奏上也累积了相当的资历,但她和一般新移民一样,“学历没有用、也没有人认识我”,新移民该有的挫败廖俐伶一样也没少。四处投履历,若有人提供机会,“不计酬劳努力地做”,廖俐伶豁达地说:“人和人有了交流,机会有一天就会来敲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