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声乐界享有盛誉的赵云红,一直被海内外人士称作为中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
今年9月27日,毕业于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被视为“东方夜莺”的白族抒情花腔女高音歌唱家赵云红,在人民大会堂参加欢迎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一行的音乐会演出。她演唱的俄罗斯歌曲《夜莺》,受到好评。
为了不辱使命,她在中国音乐学院教授的岗位上,在出国献艺之时,总是牢记自己的责任,注意观察研究和考量分析中外文化的新动向。今年10月8日至16日,由乌克兰文化部、奥德萨州、奥德萨国立音乐学院联合主办的第一届乌克兰涅日丹诺娃国际声乐比赛在乌举行。比赛评委主席是俄罗斯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苏联人民演员女高音歌唱家贝拉?鲁登科教授。评委有来自中国的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教授赵云红、乌克兰人民演员奥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声乐系教研室主任卡琳娜?巴里万诺娃、法国国家歌剧院女高音歌唱家法国国立音乐学院卡罗琳娜?杜马教授、意大利西西里歌剧院总经理著名指挥、钢琴家克劳迪奥—卡罗琳那、瑞士著名指挥家维克多?伯克曼、立陶宛国家歌剧院著名男低音歌唱家、立陶宛国立音乐学院教授教研室主任弗拉基米尔.普鲁德尼科夫、卢森堡女高音歌唱家奥莱娜?普罗金娜。参赛选手共80余名,来自欧亚两洲十余个国家。比赛分歌剧演唱及艺术歌曲两部分。初赛和复赛在奥德萨国立音乐学院举行,决赛举行地点为奥德萨爱乐大厅,由奥德萨国立交响乐团伴奏,指挥是伊格里?沙乌鲁克。中国选手分获歌剧及艺术歌曲比赛二三等奖。其中赵云红教授的学生伏海获比赛三等奖及最具潜质奖。
10月8日,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美声教研室副主任,中国外交部外交官合唱团艺术总监、“荣誉团长”,云南省音协副主席赵云红教授受邀代表评委在奥德萨爱乐大厅举行的开幕式上压轴演唱了歌剧《坎狄德》中坎狄德的咏叹调《纸醉金迷》。此曲由美国作曲家伯恩斯坦作曲,融合了爵士乐、美国乡村音乐、摇滚、百老会音乐剧等多种音乐风格,具有非常鲜明的特色和时代特征,需要演唱者具备高水平的演唱技巧、宽广的音域、灵活的控制能力、深厚的艺术功底、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语言能力,是一首极高难度的花腔女高音的咏叹调。赵云红在长途飞行12小时后直接进入演出状态的情况下,以非常娴熟的演唱技巧完美的演绎了这首高难度的艺术作品。赢得奥德萨观众的阵阵掌声和如潮好评。为中国音乐家在乌克兰的精彩亮相写下了辉煌的一笔,也为比赛增添了浓郁的东方色彩和元素。这是赵云红在担任第13届柴可夫斯基国际声乐比赛、第二届瑞典斯滕哈玛国际声乐比赛、意大利国际声乐比赛、俄罗斯圣彼得堡国际声乐比赛等国际比赛之后再次担任重要国际比赛评委时所做的又一次高品质演出。
在本次比赛期间,运用几种语言与来自各国评委共同切磋声乐方法,探讨国际声乐发展道路与前景,也是赵云红的一个特长。她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传统的博大精深,让国际友人更加了解了中国文化精髓。她认为,作为一名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肩负着特殊的重任。她说,中国是有着13亿人口的大国,在经济日益腾飞的今天,我们在科技领域还不能达到世界领先地位,怎样让世人更好的认识我们,了解我们,仅靠目前的经济发展是不能完成的。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是我们文艺工作者应该积极努力的方向和任务。一个民族的文化也是一个民族精神世界的体现,作为一名古典音乐工作者要更好地结合中西音乐艺术的精髓,进一步做到洋为中用,让古典艺术中这支瑰宝——美声唱法能真正的成为中国艺术大家庭中的一员,为更多的普通老百姓所喜闻乐见。同时,又将中国民族民间许多优秀的传统曲目结合科学的、为西方人普遍所接受的美声发声方法通过他们所熟知的或者是我们的语言传播到更多的国家和地区,让他们从我们的歌声中、从我们的艺术魅力里真正了解到中国日新月异的变化。
在此次比赛中,通过各国评委演唱各国不同风格歌曲,她以一首云南民歌《小河淌水》和意大利人所熟悉的、被意大利作曲家普契尼在歌剧《图兰朵》中选用的《茉莉花》打动了意大利指挥克劳蒂奥?卡洛林那。他当即邀请赵云红参加明年7月在意大利西西里饰演歌剧《波西米亚人》中女主角“咪咪”。据指挥介绍,在来乌克兰之前,该剧为选择女主角“咪咪”,已试听了150名女高音。而这次一锤定音却是赵云红。她想打动克劳蒂奥?卡洛林那的不仅仅是优美的中国旋律,可能还有那段优美的中国舞蹈《茉莉花》。
这次涅日丹诺娃国际声乐比赛强手云集,完全出乎赵云红预料之外。去前,她也了解到奥德萨被称为“音乐之城”,世界著名歌唱家涅日丹诺娃、世界著名钢琴家吉利尔斯均出生与就读于这所美丽的城市。奥德萨国立歌剧院也被称为“史上最美的歌剧院之一”。当年赵云红被国家选派公费赴苏联留学时就曾有老一辈的艺术家向她建议,如不能就读于莫斯科国立音乐学院,可以考虑选择奥德萨国立音乐学院,因为那里拥有比较高的声乐水平。初赛的第一天所有评委都为选手的水平相对整齐感到震惊,根据以往的情况就算选送过录音和录像带,初赛选手的水平一般都会参差不齐。但是本次比赛没有弱者,所有参赛选手都具有中等及中上水平。最让人震惊的是选手的嗓音条件之佳,音乐修养表现力都有较高水准,其中包括一些比较年轻的选手。非常欣慰的看到参赛选手中有不少中国选手,其中大部分是就读于乌克兰、基辅或奥德萨国立音乐学院的中国留学生,平均留学时间在7至8年。他们在这里接受到了比较严格的声乐训练,在声音的技术音乐表现力方面相对同年龄的大部分国内音乐院校的学生属于优秀。作为古典音乐之瑰宝——美声唱法这门传承了四百多年的艺术形式,它有严格的训练的方法和浩如烟海的声乐曲目,需要学生有很好的多国语言能力,有丰富的艺术表现力和表演的技术及技巧。参加国际比赛的众多选手,尤其是获奖选手,多以已毕业并在剧院演唱了部分歌剧主要角色的年轻歌剧演员获得,在校就读的高校学生,尤其是中国(包括北京、上海在读的高等音乐院校)学生要想在国际重要声乐赛事获奖,在目前的国际声乐界并非易事。首先,在国内的音乐学院缺乏经验非常丰富、具有良好语言能力、丰富艺术修养的专业艺术指导。其次,缺乏丰富的舞台演出经验;缺少良好的欧洲各国语言的训练氛围,对欧洲的文化传统、历史、人文、宗教知识知之甚少,再加上目前中国处在一个积极进取的时代,也许有些学子在如何正确求学刻苦努力这个原则上也显得有一些急功近利。“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中国的语言是单音节语言,例如“你好”,它是由两个单独音节组成的汉字来完成,而其他语言如俄语的“您好”здраствуйте,它由3个音节来完成,属于多音节文字,欧洲其他语言如意、德、法均为多音节文字。中国语言有四声,而欧洲其他语言用升降调来完成语气的表达。发音习惯,重音的位置均与中文完全迥异。中国选手要想参加国际比赛首先要攻克所有的这些难关,同时又要具备非常好的嗓音条件、技术和技巧,又要有非常丰富的艺术感染力,才能够打动评委获得高分,从而获奖。在重大的国际声乐赛事获奖,对我们中国选手而言要付出的努力是欧洲选手的十倍甚至是百倍。因为除了以上原因之外,还有歌剧传统,歌剧的起源是意大利而并非中国,要想精确的释译外国作曲家的作品和内涵,对于从小就听着民歌或者是流行音乐长大的年轻中国选手而言谈何容易?要想在国际舞台上有一席之地,与国外同仁竞争一定要有自己的独特艺术魅力和优秀的语言能力。〕》只有能完成上述的难关,方能功到垂成。
本次比赛也存在着比较大的缺陷,主要表现在语言问题上,乌克兰和俄罗斯的选手普遍存在除俄语以外的语言发音不准确的问题。唱除俄语、乌克兰语作品之外均带有浓厚的俄语口音。如一名演唱梅耶贝尔歌剧《新教徒》中咏叹调的一句歌词,就因为发音错误把“敬礼”一词唱成了“混蛋”,现场评委面面相觑……获得第一名年仅28岁的哈萨克斯坦国家歌剧院的男低音歌唱家阿扎马特就以非常娴熟的技巧,比较完美的完成了参赛三轮的六首咏叹调和三首艺术歌曲,他的语言也比较准确。
这次比赛对赵云红的触动很大,对她教学又有了新的帮助和提高,尤其是与国外大师们的再次切磋,使她的声乐技艺和教学技术受益匪浅。相信对她将来在艺术道路上的不断提高和攀登新的艺术高峰又提供了丰富的养料和知识。当然,人无完人,艺无止境,大师们也并非完美无缺。在正视自己实力的同时,虚心向他们求教,取众家之所长为我所用,这点很重要。何日我们的中华民族语言能成为像音乐一样世界通用的语言,我们的中国艺术歌曲能成为重大国际声乐赛事的指定曲目,中国能真正建立为世界所承认的中国声乐学派,是我们的前辈、这一辈和下一辈需要共同努力的目标,也是她今生作为一名将艺术将音乐视为生命的声乐工作者一生所追求的目标。让世界能真正了解我们,认知我们。中国人是世界大家庭中不可缺少并且富有丰富文化底蕴及内涵的民族。她希望有一天中国人能够真正的用我们的文化征服世界。
作者:李德金
·【专题】异彩中华-"放歌长阳"全国城乡优秀歌手展演
· 女高音赵云红立志用音乐会吸引普通观众
·【专题】第九届全国声乐比赛专题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