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记者来到布吉公园内,被一阵激昂热烈的锣鼓声所吸引。在一间排练室里,吹拉弹拨各种乐器和大大小小数个锣鼓在几十位演奏者的手中,化成充满浓郁潮风潮韵的音乐。让记者没有想到的是,在深圳这个充满现代气息的年轻都市里,竟然有这样一群民间音乐艺术爱好者自发形成民间音乐组织,数年来一直坚守着“潮州大锣鼓”这个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艺术品种。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一批对潮州音乐情有独钟的人,在共同爱好的吸引下,于2002年6月自发建立了布吉音乐协会。据该协会会长陈志力介绍,这是深圳市最大的坚持练习和演奏潮州音乐的民间组织,成员超过60人。每到周末,布吉公园锣鼓声声、热闹非凡,附近各处的潮州音乐爱好者汇聚到这里进行排练或演出。75岁的马松南老人告诉记者,他从小就对潮州音乐格外喜欢,现在退休后重新开始演奏,几乎每天都到布吉公园打锣鼓,心情非常愉快。他笑称连家中13岁的小孙子都跟着他学了几招。虽然都是业余爱好者,但是他们还是通过互相学习和研究、请来专业老师辅导等方式,努力提高演奏技巧。在演奏好潮州音乐的经典作品《抛网捕鱼》、《寒鸦戏水》、《狮子戏球》、《粉蝶采花》的基础上,他们还自己创作改编了不少新曲目。2003年他们携自己改编的曲目《龙岗颂》,到汕头参加“潮州大锣鼓国际邀请赛”,战胜了众多来自海内外的对手获得银奖。在“第六届鹏城金秋艺术节”上,他们演奏的潮州大锣鼓获得了优秀表演奖。眼看春节就要到了,特区内许多社区纷纷向他们发出邀请,希望看到他们的演出。
多年来,海韵潮音培育和熏陶了潮州人民,成为连结海内外潮州人的纽带。这些年来一直坚守民间音乐的汤锦卿女士告诉记者:“潮州音乐不光是潮州的音乐,也是国家和民族的音乐,这种古老的乐种如果不能够流传下去就太可惜了。所以,我们要坚守在这里,让古老艺术在深圳发扬光大。”
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以大鼓为中心,多种打击乐相配合、以唢呐为领奏并配以管弦乐的大型合奏式音乐品种。它粗犷雄壮、气势磅礴,音乐格调绮丽清朗,司鼓艺术别具一格,能表现重大历史题材和渲染节日喜庆气势。它的形成可以追溯至唐宋年代。据专家介绍,“潮州大锣鼓”植根于潮州,广泛流传于粤东、闽南和东南亚各地,有着“中华民族民间音乐瑰宝”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