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群医生在演出中。 本报记者 崔晓摄
南京日报讯 前天晚上,南京鼓楼医院退休医生、著名嗓音研究专家王建群在南京人民大会堂举办了一场独唱音乐会。从嘹亮的《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到音域极广的《天路》,再到充满深情的《儿行千里》,当一首首具有极高难度的歌曲由王建群演唱出来时,台下2000多名观众给了他热烈的掌声,这其中还有不少音乐界专业人士。
多年来的音乐梦想
对于61岁的王建群来说,举办独唱音乐会并非心血来潮。
谈起儿时对音乐的喜爱,王建群将功劳归为母亲,“母亲是教会学校医生,会弹钢琴,很会唱歌。母亲一个人将我们六兄妹抚养成人,支撑一家人走过最困难岁月的也是音乐,小时候不开心时,只要听母亲唱唱歌,就能忘掉所有烦恼。”
让王建群发现自己有一副好嗓子是上世纪60年代的一个偶然机会,当时上高一的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参加了一所专业艺术学校的招生考试,居然被声乐专业录取了,只是当年还不够资格上大学,“那时就梦想能有一天站在音乐的舞台上。”可等他上大学那年,拗不过老师的意见,他上了医学院,毕业后成了鼓楼医院耳鼻咽喉科的医生。
说来也巧,9年前,年过半百的王建群居然又有机会“唱”了。由于在耳鼻咽喉科岗位上的出色表现,他被医院任命负责嗓音障碍的诊断和治疗。王建群开始整天与学唱歌的学生、专业歌手们打交道,来找他治疗的人中不乏知名歌手和演员。渐渐的,年少时的音乐梦想再次浮上心头。
为梦想辛苦筹备一年
去年年底,王建群退休了,告别了一天接待几十位病人的繁忙生活,独唱音乐会提上议事日程。
“一开始只是想,好不容易有时间,赶紧把心愿了了。”可王建群和专业人士聊过后,立马就傻眼了,原来一场独唱音乐会消耗的体能不亚于马拉松比赛!对心理的考验更残酷,“如果没有受过专业训练,看着台下乌压压一片人,腿可能就软了,哪能开嗓唱啊。加上演唱会要由交响乐团来伴奏,一不留神还会跟不上节奏。”此外一场演唱会得花上一二十万元,也不是小问题。
但权衡后,王建群做出了一年内办完音乐会的决定。
从今年3月开始,南京天气还十分寒冷,王建群坚持每天早上6点去紫霞湖冬泳,为的是练就一副好身体。为了克服心理障碍,王建群听从老师建议,坚持在公共场合高谈阔论,在聚会上高声唱给周围的观众听,甚至连同学聚会也不放过。资金则来源于多年的积蓄和朋友的资助。
最重要训练还是唱歌本身,一场独唱音乐会,十来首歌曲必不可少,王建群虽然担任过医院合唱团的领唱,却从来没真正训练过唱功。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王建群每天唱足6个钟头,这样的日子整整坚持了一年。
音乐让退休生活更多姿
在独唱音乐会上,王建群不仅出色唱完了所有歌曲,还受到了不少专业音乐家的称赞,“如果能早几年接受专业训练,你能成为优秀的专业歌手。”一位音乐专业人士告诉他。
不过,王建群倒是对接受专业训练的兴趣不大,“我就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已经60多岁了。城市里许多老人会觉得退休后无所事事,这场音乐会或许还能告诉他们,‘看,在我们这个年纪,我们很多事情可以做,甚至还能做得很好!’”王建群说。 本报记者 罗薇薇 (本文来源:南京报业网-南京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