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兰中学舞蹈《额尔古纳河的女儿》获一等奖。通讯员袁小航
有这样一个现象,小学时家长为孩子报了各种各样的课外培训班,可到了中学,大部分学生的业余爱好、艺术特长几乎停滞,全力以赴对付学习。而往往读到高中,有些家长看孩子学业成绩不理想,往往又会让孩子重拾画笔,走艺术类高考之路。难道艺术特长和学习不能有机融合吗?
上周日闭幕的第7届杭州中小学生艺术节已经成为杭州中小学生展示艺术才华的舞台,共设声乐、乐器、舞蹈、戏剧曲艺、绘画、书法、篆刻、工艺、摄影等16个项目21场比赛,吸引全市7000多名学生参与。记者从中发现,很多中学生艺术特长非常突出,原因就在于一些学校开始改变观念,像注重学业成绩一样关注艺术教育。
为舞蹈比赛
学校期中测试推迟一天
上城区在此次艺术节上总分第一,共获20个一等奖,而其中,建兰中学就获了8项。该校校长饶美红说:“每年新生进来,很多学生的艺术特长非常明显,钢琴十级的就很多。这样的学生,如果初中三年把专长荒废了,实在可惜。学校会为他们搭建各种平台发挥特长,但我们同样期待,要为这些孩子拓宽升学渠道,给艺术特长生的升学门再宽一些。”
初二女孩沈卓瑜是建兰中学的文艺明星,而她同时也是学校语文丁香奖、数学陈景润奖、科学牛顿奖、英语华盛顿奖的获得者,期中质量检测年级第4名。她带领的舞蹈队以一个蒙古群舞《额尔古纳河的女儿》,在本届艺术节上获得一等奖,为了这个舞蹈,24个队员们要在双休日排练,最痛苦的是比赛当天还正好赶上了学校的期中质量检测。
小沈说:“为了让我们安心比赛,学校居然把期中质量检测往后推迟了一天。因为校长说,24个学生为参加艺术比赛而补考,感觉会不一样。”舞蹈队的另一队员王秦文则记得“有一次排练正好当天是我生日,校长知道了,就冒雨出去买了一个蛋糕,大家一起为我过生日,非常开心!”
重高名额3%招特长生
按照杭州市教育局的相关规定,目前高中学校可以将当年招生数的3%用于自主招生,主要招收的是体育类、艺术类、科技类的特长学生。这其中有一系列操作程序。而有特长的学生,在近几年升北大清华时已呈现出明显的优势。因高校自主招生已越来越倾向于尊重保护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综合择优录取。
据北京大学浙江招生组的一位负责人介绍,去年学军中学有位叫陈曼宁的女生,非常优秀,尤其她的民族舞很有特色,学校在决定自主招生加分时,一般特长生最大的加分幅度只有60分,可她最终得到专家组的公认,得到了加80分的破例优惠。
而建兰中学袁小航老师也一直记得一个叫谢聪的学生,2006年谢聪念初三,学校专门为他单独办了一场独奏音乐会。“他的萨克斯演奏得非常好,简直就是一种享受。”那场音乐会非常成功,学校的报告厅坐满了家长、学生和一些重点高中的校长。谢聪的爸爸叫来了一支乐队,和谢聪一起演出。“这个学生后来以自主招生的形式被杭四中录取了,目前在解放军艺术学院学习,以后有可能进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或总政军乐团。”
来源: 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