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图为布禄林夫妇
犹太民族出现过许多位音乐大师,天津犹太人中也有不少具有音乐天赋的人才,他们的音乐活动曾经十分活跃,成为天津近代音乐史上不可忽略的一段乐章,有的至今还享誉世界乐坛。
犹太人对天津音乐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三个方面:音乐演出、音乐教育和音乐人才输出。
天津犹太俱乐部是犹太人主要的演出场所,它竣工于1937年,那里的剧场可容纳500人,经常举办音乐会。但这并不是犹太人音乐活动最早的记录。由于没有史料记载,我采访了许多现居海外的天津犹太人,整理归纳他们的回忆片断,可以勾勒出两次重要的演出概况。第一次重要演出,发生时间为1936年至1937年间,犹太人布禄林夫妇(当时天津犹太社区的拉比巴隆斯基的女儿、女婿)为了筹措建造犹太俱乐部的资金,在戈登堂出演《李尔王》,布禄林夫人饰演女主角,布禄林担任乐队小提琴手。他们还演出了其他戏剧和音乐剧。第二次,是为了犹太俱乐部落成开张而特意邀请了喧响乐队来做的庆祝演出。我有一张这次演出的盛况照片,装饰一新的观众席上挤满了人,连二楼都人头攒动。犹太男人个个西装革履,而女人则身穿晚礼服,可见这次演出在天津犹太人生活中的分量。
除了正规舞台的音乐演出外,赋有音乐才能的犹太人还组织了小型乐队到酒吧和民间去演出。二战期间,在维多利亚咖啡店(现今起士林)曾有过一个四重奏小乐队,乐手全部是犹太人,第一小提琴手勃曼据说战前是柏林爱乐乐团的小提琴演奏家,他们总是让《蓝色多瑙河》的旋律飘荡在咖啡店华丽的屋宇下。这个小乐队还兼营喜庆演奏。店铺开业,举行婚礼,五大道一带崇尚西式庆典,会场上就少不了西洋乐队,乐队里就有不少犹太音乐家。由于伴奏的机会很多,一天要赶几场,据天津犹太人回忆,常常能在维多利亚咖啡店看见勃曼拉琴的时候挥汗如雨。
我有一张拍摄于1933年的老照片,拍摄地点是烟台道福康里7号,一栋两层小楼前的台阶上。台阶仅有六层,却挤下了29个人,29个学生将他们的音乐教师奥珂小姐围在中央。奥珂在比利时学习钢琴,学成后来到天津,在天津开办了自己的钢琴学校。像这样的私人音乐学校当时在天津还有多家,规模大小不等。更有一些犹太音乐教师,以家庭教师的身份教授音乐,既教犹太学生,也教中国学生和其他外国侨民的孩子。因为他们属于个体执业,从业人员的数字就很难统计了。
现今活跃在世界乐坛上的著名犹太音乐家拉瑞·斯特斯基1934年出生于天津。1951年他移民澳大利亚。他的音乐之路从天津开始,他的第一场个人音乐会在天津犹太俱乐部举办,那时他还是个11岁的孩子,后来他加入了设立于天津的中央音乐学院交响乐队。定居澳大利亚后,他先后在新南威尔士艺术学校和旧金山艺术学校深造,学习钢琴和作曲。毕业后他任教于昆士兰音乐学校,1966年被任命为堪培拉音乐学院键盘系主任,继而任音乐学系主任,现为作曲系主任。拉瑞曾获得过多次音乐大奖,出版过多种唱片、教材,并曾与包括澳大利亚广播电台、国际单簧管协会、悉尼国际钢琴比赛等多个组织合作过。由于他的多种成就,他被授予个人讲席教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在1997年将第一个荣誉艺术博士头衔授予他。1998年,他入选澳大利亚人文学院院士。他的传记于1997年在美国出版。2005年5月,他和弟弟鲍博一起回到天津寻访旧居,我接待了他们,他深情回忆起在天津所受到的音乐教育,他告诉我,因为这段难以忘怀的天津生活,他的音乐里蕴含着许多中国文化的因素。
作者:宋安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