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未来,音乐从哪里来?

未来,音乐从哪里来?

分享到 |
日期:2010-12-6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科技正在改变音乐。历来如此。三百年前钢琴的发明使键盘乐成为西方音乐的中心,19世纪晚期电的到来使演奏的复制及后来扩音设备的出现成为可能,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剧变更是加快了步伐。数字文件共享技术——Naspster和它的后继者们——如今正在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音乐经济。而我们所知道的和数字技术有关的一切都表明Naspster仅仅只是个开端。   今天的音乐无不受制于录制和复制这样的事实。实际上,自留声机发明以来复制音乐的能力已经被大大的颠覆了。1904年,当欧洲音乐厅公司的工程师约翰斯穆特用卡车把原始的录音设备搬运到印度尼西亚去录制加麦兰管弦乐队演奏的时候,当地的音乐家十分困惑,为什么要录制演出呢?他们村儿的流行曲子过几周就会推陈出新,这么容易就能听到新的音乐,怎么会有人去听已经过时的曲子的陈旧演出呢?   随着留声机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一个惊人的结果出现了:民谣以前随意性很大,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演绎,在不同的演出中都会有变化,而录音的出现将它变成了可以无限精确重复的固定歌曲。音乐变得更简短、更有旋律、更加精确。   早期的录音设备录音时间仅限于4分30秒之内,因此音乐家将旧作缩短和创作简短

  科技正在改变音乐。历来如此。三百年前钢琴的发明使键盘乐成为西方音乐的中心,19世纪晚期电的到来使演奏的复制及后来扩音设备的出现成为可能,随着数字化的发展,剧变更是加快了步伐。数字文件共享技术——Naspster和它的后继者们——如今正在破坏已经建立起来的音乐经济。而我们所知道的和数字技术有关的一切都表明Naspster仅仅只是个开端。

  今天的音乐无不受制于录制和复制这样的事实。实际上,自留声机发明以来复制音乐的能力已经被大大的颠覆了。1904年,当欧洲音乐厅公司的工程师约翰斯穆特用卡车把原始的录音设备搬运到印度尼西亚去录制加麦兰管弦乐队演奏的时候,当地的音乐家十分困惑,为什么要录制演出呢?他们村儿的流行曲子过几周就会推陈出新,这么容易就能听到新的音乐,怎么会有人去听已经过时的曲子的陈旧演出呢?

  随着留声机在世界范围的普及,一个惊人的结果出现了:民谣以前随意性很大,同一首曲子不同的人演绎,在不同的演出中都会有变化,而录音的出现将它变成了可以无限精确重复的固定歌曲。音乐变得更简短、更有旋律、更加精确。

  早期的录音设备录音时间仅限于4分30秒之内,因此音乐家将旧作缩短和创作简短的新音乐以适应设备的要求,。因为早期录制的都是没有经过扩音的音乐,强调音量大的人声,不注重安静的乐器声。音乐学家蒂莫西指出,一旦钢琴家开始录音,他们第一次努力在整首曲子中“仔细的分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符”。音乐家以科技聆听的方式来演奏。1902年,传奇录音师弗雷德里克盖斯伯格到加尔波达时发现,留声机问世才20年时间,印度音乐家就已经在模仿录制的音乐了,令人遗憾的是,“再也没有传统音乐可供录制了”。

  随着上个世纪复制技术的蓬勃发展,用户至上主义也兴盛起来。消费者消费的东西——不管是书本、唱片还是可乐罐——都是精确的复制品。大量、不间断的完美复制的能力是大众文化的主要成分。音乐迅速的适应了复制文化。精确的复制,大量的拷贝,音乐活在不断的复制中。

  音乐正在经历的巨大不安——Napster导致的变革——是从模拟拷贝向数字拷贝的转变。工业时代是由模拟拷贝驱动的:模拟拷贝效果完美,成本低廉。而信息时代是由数字拷贝驱动的:数字拷贝效果完美、流动性强,而且免费。

  人们很难对免费视而不见。它推动复制扩大到过去难以想象的范围,音乐分享软件“睡梦之神”在短短10个月内被下载了7100万次。当然,被免费复制的不仅是音乐,还有文字、图片、电影,甚至整个网站。在这个全新的网络世界,任何可以被复制的东西都会被复制,而且是免费的。

  但是当一样东西变得免费、普遍的时候,它在经济方程式中的位置就会突然逆转。夜间照明灯刚出现的时候,穷人才会用普通的蜡烛,而当电力变得唾手可得几乎没有什么花费的时候,餐桌上的蜡烛又变成了奢侈的象征。

  在这个无限量免费数字复制品泛滥成灾的网络宇宙中,价值的轴心已经翻转。在工业时代,复制品通常比原始的珍贵。(谁想要你家厨房冰箱“初始”原型?)大部分人想要的是完美的能工作的克隆品。克隆品越普遍,人们越想要,因为随后它会贴上受人尊敬的品牌,会有服务网络和维修点。

  然而,在今天这个免费复制品极大丰富的勇敢新世界,秩序已经倒转,复制品是如此的随处可见,如此的廉价(免费,实际上),以致于那些不能被复制的东西反倒成了唯一有价值的东西。

  什么东西不能被复制呢?好吧,举例说明:信任、实时、个性化。这些品质无法从目前的复制品中下载或从朋友的唱片中安装。因此,尽管你可以免费获得复制品,但是如果你想要正版的,实时的,或者个性化的东西,你就得付费。

  在充斥着免费的领土上,音乐只有一件事情可以做:对那些不容易被复制的东西收费。你想要钟情的乐队的音乐会唱片,也许能辗转从朋友的朋友手中得到,但是如果你付费,演出几秒钟后你就能收到乐队给你发的邮件。你或许可以找到一首合适的舞曲,但是如果你想要被著名DJ认可的混音版,那么你会愿意为此付费。谁都能拿到贝多芬第九乐章的免费版本,但是如果你希望定制一个适合你的房子或车子音频参数的,那么你得掏腰包。你也许从“睡梦之神”网站免费下载过古巴中国人摇滚乐队的音乐,但是如果你想得到能够让你搜索和弦和歌词的关于每条音轨的很酷的元信息,唯一方法是花钱和乐队建立关系。

  在免费的复制品猖獗的世界里最稀缺的品质就是注意力。每年有3万多首新歌发布(或再次发布)到杂乱而拥挤的头部空间,这个空间里有新电影、新电视节目、新书、新游戏、新网站。无论你的音乐是哪种口味,一个人终其一生能听到的也只是全世界生产的音乐的很小一部分。所以消费者付钱让人编辑音乐,推荐音乐,把选择好的音乐以轻松有趣的方式呈现给他们。这也是制造商、评论家、分类编辑和导购能够继续谋生的原因:在下一个50年我们面对1000万张唱片无法集中注意力时,他们能够帮助我们聚焦。最终,免费的领地上会有大量的音乐售出,因为买到你真正喜欢的音乐会比找到免费的版本更加容易。

  把免费视为注定的命运实在是高估它了,它只不过是免费的三个发展阶段中的第二个阶段。第一阶段——尽善尽美——在模拟和数字复制中都经历过了,完美的复制品成就了现代世界和现代音乐。

  第二阶段是免费。无成本复制使Napster成为可能,使音乐革命触手可及。

  然而真正的革命却是在数字拷贝的第三阶段。第三波动力是流动性,它将会带领音乐超越Napster.

  数字拷贝不仅完美、免费,而且是流动的。一旦音乐被数字化,它就变成了一种可以变形、迁移、伸缩和耦合的流体,你可以过滤它、弯曲它、将它存档、重新编排、重新混合,把玩它。对你谱写的、聆听的、借来的音乐,你都可以这样做。

  乍一看,听众被在线音乐吸引是因为免费的力量,但事实上冲向数字音乐的动力来自不断增强的流动性力量。一旦音乐能够毫无障碍的围绕我们的生活旋转,数百万点对点下载文件分享软件的人突然同时想到一千种利用音乐的流动性变魔术的方法。不仅因为它是免费的,而且是因为你可以用它做很多很多事情。

  一旦音乐被数字化,就会出现新的行为。有了流动的音乐,你就能把一个唱片或不同的唱片中曲调的模进重新排序,可以将一个声音外科手术般的变形至适合新的用途,可以从别人的音乐中精确的摘取一些音符为己所用;你可以透视音乐的内脏,勾勒出它的结构,然后改变它。给它填上新的歌词;重新编曲,让不同的部分适合不同的嗓音;重新设计音乐作品,让它在车载音响中更好听。让不同的音乐联姻孕育出混血音乐;把曲子变短,或者拉长到2倍以便演奏。

  有了数字化,音乐又一次从名词变成了动词。

  如果数字拷贝的第三波力量发挥到极致,这个世界就会满是整天泡在音乐和声音中的人,就像他们着迷编辑快照和网页一样。对于这种遍地开花的音乐创造和再创造,有一种典型的怀疑论认为:读起来容易写出来难,听歌容易演奏难,看着容易做起来难。的确如此。然而10年前,如果有人声称普通人会蜂拥至昂贵的电脑前,把看电视的时间用来做300万或者更多的网页,这个人肯定会被人们嘲笑为乌托邦理想主义,然后被轰出去。现在人们的创造力不那么强了,或者说不愿意花时间去创造了,争论也就不复存在了。但是,那300万个网页却排除万难生存了下来。网络的发展可能是文明社会见证的最具创造力的符咒。音乐也许会经历同样的无理性的业余精神的繁荣。

  人们在数字化的王国积极的创造文字、图表及行为,部分原因是新工具的出现。音乐迷们已经把不同的播放列表混合重组,将各个声道重新混音,从各种声音中提取样本,在音乐中加入鼓点和其他的乐器。通过在原有的音乐上加入独特的视角,他们已经在以相机制造影像的方式创造音乐。正如布朗尼相机(译者注:柯达公司1900年推出的盒式相机)的问世,使摄影从专业艺术转变为大众的表达方式,有了合适的工具在手,人人皆能用迷你和业余的方式创造音乐的那一天不会太远。

  关于Napster的大部分争端是因音乐的未来问题而起。但是不管会发生什么,未来的世界都会有很多音乐,会有很多人听音乐。当前岌岌可危的并不是音乐的未来,而是音乐家的未来。职业音乐人的角色又一次发生了变化,不过,一向如此。

  从最初的鼓点开始,创造鲜活音乐的新规则不断出炉,直到20世纪,西方社会的音乐家们还一直被轻视,他们的地位和流浪乐队差不多。即使最成功的音乐家也没受到信任。

  录音技术挽救了职业音乐人,录音和复制设备在本世纪稳步提升了音乐家的地位,他们中很多人都名利双收,放在几百年前,只有一小撮人能梦想得到这种待遇,连莫扎特都没捞到什么好处。

  音乐的完美免费流动复制品的出现意味着音乐家将被迫改变音乐经济模式。未来的模式会是为了兜售演出票而屈服于复制品么?还是音乐工作室以超越网络传播的速度推陈出新?抑或使用一种奇妙的包装,使购买音乐比复制还便宜?可能的答案是:以上皆然,还有更多。

  如果我们应该从网络世界学到一课,那就是选择倍增。我敢打赌下一个十年年轻的乐队主要由赞助商提供无私的资助,他们可以创作和演奏任何他们喜欢的乐曲,但是赞助商有权优先在商业广告中使用,如此一来,赞助商得到了很棒的音乐,乐队的音乐也得以广泛的传播,而任何赞助商用不着的作品,都可以免费提供给公众。

  创作音乐是一项艰苦的劳动,创作出脍炙人口流芳百世的音乐作品更是难上加难。告诉一个音乐家在今天的网络世界里,音乐正在转变为被联网的大众买卖和联合创造的商品,看上去似乎很可笑。没有专业技能的草根怎么能创造出众人称道的作品?

  不完全的答案是我们大多数人不能。创作和演奏令人陶醉的音乐仍然是极少数人才能做到的事情,那些知名的音乐家有他们自己的赚钱之道。但是大部分音乐,就像摄影一样,不需要取悦所有人。世界上大部分照片都是业余人士拍摄,对这些照片感兴趣的只是他们自己和他们的家人。音乐也不必非常流行才有人想听。

  音乐的未来尚不可知。但是无论未来怎样,它都会照常随着科技摇摆。电脑芯片的先驱CarverMead建议我们“聆听科技”,看它走向哪里。如果我们聆听音乐的科技,也许会听到如下可能:

  *歌曲很便宜,贵的是有索引、方便搜索的官方歌词。

  *在拍卖网站上,音乐爱好者可以买卖热歌榜单,这种榜单富有创造性排列成百上千的歌曲,可以用作自刻歌碟的模版。

  *你预订了私人唱片厂牌,代理商会在各个酒吧中搜索,过滤掉垃圾,只发给你符合你偏好的先锋音乐。

  *世界上最流行的乐队只创作优秀的“广告配乐”,就像今天最杰出的导演只拍商业广告一样。

  *编音乐目录赚的钱超过任何一家唱片公司。

  *音乐生成器能产生适合你个人口味的背景音乐;第三方公司从音乐家手中购买原创歌曲然后提供给大众。

  *因为你喜欢将舞曲重新混音,你会购买24条音轨都可以重新混音的歌曲版本。

  *你会付费让你喜欢的乐队在演奏的时候为你录制,即使以后可以免费复制。

  *各种音乐风格纷至沓来,速度快到我们来不及为它们命名,所以我们要采用一种杜威音乐分类法为它们分门别类。

  *只需花一点钱,制作人就会让你钟爱的音乐家的演奏精确的符合你家客厅的声学结构。

  *网上流传的热曲都是各式各样的业余混音版本时,你会觉得花5美元买一个官方正版是值得的。

  *对于四处演出的乐队而言,泄露他们的乐曲变成了一种廉价的广告形式,流传的免费拷贝越多,票卖得越好。

  *最有地位的音乐家是那些拥有自己的网络频道的,24小时不间断只播放他们的音乐。

  *可用于任何用途的无版税音乐素材(就象图片素材一样),会随着伟大的音乐搜索引擎的发明而起飞,使我们可以找到在情绪、速度和声音上和某个音乐“类似的音乐”。

  *对于音乐家而言最畅销的东西是“一揽子交易”,它包括视频剪辑、唱片封套内说明、分离的音轨、评论、广告和艺术品——所有这些都放在精心设计的限量版中。

  *尽管费点力气你就可以自由的下载你想要的歌曲,并且是你认为适合你的电脑系统的格式,但是大多数人还是选择到可靠的网络零售商那里,使用优秀的搜索工具,参考专业的推荐,购买他们想要得歌曲,因为这样的过程更轻松,更自在。

  *最后,音乐的未来很简单:更多的选择。音乐无限,我们的选择亦无限。

  来源: 21世纪经济报道(广州)

相关内容

  • 音乐课变“音乐会” 巴蜀小学以演代评2014-12-3
  • 广东省第六届群众音乐舞蹈花会在肇庆决赛2014-12-3
  • 海口一中举行“心怀感恩·与爱同行”爱心音乐会2014-12-3
  • 徐晶晶感恩独唱 音乐旅程华丽启航2014-12-3
  • 赵季平专场音乐会明晚郑州奏响2014-12-2
  • 两岸专家在福州研讨音乐学术现状2014-12-2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