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团委宣传部
12月5日,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四届“一二•九”合唱节在明德堂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程天权、党委副书记马俊杰出席了本届合唱节并为获奖学院颁奖,各学院及相关部处负责人观看了比赛。
本届合唱节吸引了众多业界专业人士,世界著名歌唱家、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独唱演员、国家一级演员郑咏,著名男中音歌唱家、中国音乐学院声乐教学中心主任马金泉,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合唱队队长、国家一级演员李晓娟,北京音像公司音乐总监徐嘉阳,著名青年演员刘雨欣,男高音歌唱家、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声乐队副队长李宏伟,中国歌剧舞剧院副院长李小祥组成了强大的评审团,在音准、音色、合声、情感把握、舞台效果等方面对参赛队伍进行评审。
本届合唱节共有全校22个学院的21支代表队参赛,演职人员超过2000人。每支参赛队伍为现场观众献上了精心准备的两首曲目,有体现爱国热情、抒发对祖国母亲无限热爱的《我和我的祖国》,唱出来同学们的心声;有欢快活泼的《青春舞曲》,唱出了同学们良好的精神面貌和轻松活泼的心情;有舒缓动听的《思念》,唱出了深切地师生之情,同学之情;有优美深情的原创歌曲《携手梦想》,唱出了同学们放飞梦想,立志成才的决心;有豪迈奔放的《中国人民大学之歌》,唱出了同学们对人民大学深厚的情感和对学校腾飞的美好祝愿。
历时4个小时的激烈角逐,财政金融学院最终脱颖而出,获得A组一等奖,艺术学院获得B组一等奖,环境学院获得C组一等奖,同时财政金融学院凭着超群的实力获得全场优胜奖。
评委代表、当代著名诗人汪国真老师对比赛进行了点评。他首先对我校第二十四届“一二•九”合唱节成功举办表示祝贺,并对同学们的演唱技巧、舞台效果等表现进行点评,他把自己的一句诗“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送给同学们,希望大家超越自己,创造精彩人生。
为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七十五周年、中国人民大学命名组建六十周年,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四届“一二•九”合唱节从10月正式启动,共历时2个月。作为“弦歌浩荡”校园文化月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着增强各院学生之间的凝聚力、活跃学校校园文化和谐氛围的原则,本届合唱节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继续尝试创新,力求使合唱比赛更具时代感、参与性、多样性,在赛制方面将起评分制度与作品表现形式相结合,鼓励各学院选取2000年以后新创作的合唱作品并加入领唱、朗诵、舞蹈、小乐队等形式以增加现场表现力。鼓励创新的举措得到了各学院的热烈响应,现场的表演效果也得到了评委和观众的充分肯定。
中国人民大学“一二•九”合唱节是学校团委主办的传统校园文化活动,是人民大学校园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活动历史传统悠久,主题鲜明突出,举办规模宏大,参与人数众多,表演形式新颖,教育意义深远。活动以合唱为主要形式演绎时代发展中不同时期的歌曲,纪念“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旨在加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集体主义教育,培养广大同学对学校的荣誉感与归属感,在校园内形成了一个波及全体同学的校园文化热潮。进入新世纪以来,“一二•九”合唱节突破了传统合唱比赛的模式,在合唱能力考评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增加了视频、表演、朗诵、舞蹈、器乐演奏等多种新颖元素,将单纯的合唱艺术形式与合唱能力的比赛创新性地发展为合唱为主、多种表演形式辅助配合的全方位、综合性的艺术展示,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附:中国人民大学第二十四届“一二•九”合唱节获奖情况
最佳舞台效果奖:
C组:国学院
B组:公共管理学院
A组:外国语学院
最佳指挥奖:
C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米亚夏
B组:劳动人事学院 陈超
A组:信息学院 何天
最佳领唱奖:
C组: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和志鹏
B组:国际关系学院 赵佳伊
A组:商学院 向雷
最佳组织奖:
C组:文学院
B组:哲学院 历史学院
A组:法学院
三等奖:
C组:信息资源管理学院 文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统计学院
B组:国际关系学院 历史学院哲学院联队 公共管理学院 理学院
A组:法学院 信息学院 外国语学院 新闻学院
二等奖:
C组: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国学院
B组:劳动人事学院 社会与人口学院
A组:商学院 经济学院
一等奖:
C组:环境学院
B组:艺术学院
A组:财政金融学院
全场优胜奖:
财政金融学院
(编辑:苏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