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前,一曲《奥林匹克之光(李肇星词)》在为支持北京申办奥运会而举办的一次歌曲创作大赛中斩获最高荣誉——特别奖,并在2008年9月北京残奥会期间,被著名歌唱家张莉唱响在北京国家大剧院。这首歌也被东莞“步步高”点唱机使用。这首歌的曲作者就是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武清区音协名誉主席、教师作曲家李葆春。
李葆春出生于武清,回族,自幼酷爱音乐。上小学时,由于家里生活困难,没钱购买乐器,他就想办法自己动手制作横笛、洞箫、甚至二胡。有了这些乐器,他放学后就一边赶着羊群在小河边放牧,一边全情投入地演奏《小放牛》、《茉莉花》、《步步高》……一首首动听的曲调回响在原野上,陪伴着李葆春走过了一个个春夏秋冬。1963年7月,他以优异的成绩从河北杨村师范学校音乐专科毕业,被分配到武清杨村二中任音乐教师。从此他的事业便与音乐结下了一生的情缘。
岁月的流逝、生活的艰辛,一切的一切都没能磨灭李葆春对音乐的执着。在业余时间里,他常常沉浸在歌曲的世界里,通宵达旦、废寝忘食地谱曲。辛勤的付出换回的是丰厚的回报。2002年,歌曲《杨梅甜》获得《电脑音乐报》“金色彼岸”全国征歌特别奖,并被西南师范大学选入多声部音乐教材;2004年,《人间万事出艰辛(江泽民词)》、《登黄山偶感(江泽民词)》在北京大会堂由四川省音乐学院音乐系教授、美国洛杉矶卡梅塔交响乐团首席女高音歌唱家张莉演唱;歌曲《神奇的音符》被浙江省选入小学二年级音乐教材。儿歌《小枣树(大民词)》被选入全国优秀儿童歌曲集,并被中日友好访华团带回日本传唱。熟悉他的人都称呼他“教师作曲家”,而音乐界同仁则更愿意叫他“华北歌王”……一个个荣誉、一次次肯定接踵而至。但李葆春没有裹足不前,他依然不知疲惫地耕耘在简单而神奇的五线谱上。据不完全统计,40余年里他谱写歌曲千余首,其中有400余首发表在全国省市级以上报刊上,有270余首儿童歌曲在电视台、电台广为播放,并有150余首获得各级奖项。
如今,李葆春虽已退休,但他的大脑依然像流淌的江河,一天也没有停止对音乐的追求与探索。他除担任区文联音乐协会名誉主席外,还担任着区老年大学的讲师和区内十几所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还为武清十几所中小学校谱写了校歌,他无时无刻不在实现着更多更美的音乐之梦而快乐地奔波着。
火热的情怀,优美的旋律,激荡着李葆春依旧年轻的心;执着的追求,不懈的付出,唱响起一位教师作曲家对音乐的痴迷与热爱。由衷地祝福这位行走在五线谱上的执着音乐人,在今后的岁月中谱出更多更美的优秀乐曲。(来源: 天津日报 杨岭 李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