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角鼓
八角鼓是满族、白族、汉族等族打击乐器,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八角是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八角鼓都有一个长长的鼓穗(谷穗),是代表年年五谷丰登的意思。
历史背景
明代已开始流传于北京。原是满族八旗的八位首领各献一块最好的木料嵌而成,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八角鼓,又称单鼓。满族、白族、汉族拍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北京、天津、河北、河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和云南省大理、剑川等地。
主要演奏技巧:“弹、摇、碰、搓、拍”
弹:以左手持鼓,右手指弹击鼓面,是八角鼓的基本演奏方法。分为“单指弹”、“双指弹”、“联弹”等方法。
摇:以左手持鼓摇晃,使鼓与小钹碰撞发声。
碰:以左手持鼓向右横碰右手指而发声。
搓:以右手大指从鼓面外沿边逆转向上搓圆圈至里沿边一周,由食指弹击鼓面一次。因鼓面蟒皮刺朝下,故逆搓可使鼓皮震颤,进而使鼓框上的小钹颠响。
拍:以左手持鼓,右手单拍鼓面,用于演奏完毕,以示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