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序曲》
1954年德米特里•德米特里耶维奇•肖斯塔科维奇(Dmitri Dmitriyevich Shostakovich)为庆祝国庆37周年创作了一首歌颂祖国所取得的胜利的管弦乐曲节日序曲,同年11月6日在莫斯科大剧院由梅里克.帕沙耶夫指挥作首次演出。
乐曲以热烈欢快的情愫,生动活泼的旋律及庄严的艺术形象表现出苏联人民庆祝胜利和欢度节日的愉快景象,演出后受到听众喜爱,从此,乐曲又被改编为管乐合奏曲,供广大的吹奏乐队演出之用。
这首序曲采用奏鸣曲式写成,开始时小号和圆号吹出光辉,雄壮的喇叭号音作为乐曲的引子,它以胜利的姿态把人们带进隆重庄严的节日欢庆场面之中。在喇叭号音又一次奏响以后,乐曲经过发展后进入呈示部,乐曲的速度也由开始的小快板变为急板,在圆号引出的背景上,单簧管奏出主部主题,这个主题取自作者1949年所作的清唱剧《森林之歌》中的《让祖国披上森林外衣》,乐曲轻松活泼,充满生气,呈现出人们热情奔放的欢乐情绪。这个主题经由单簧管反复演奏后,由铜管乐器及木管乐器相继作了展开,造成欢腾热烈的气氛。不久,圆号奏出宽广如歌的副部主题由小号接着奏出后,木管乐器作对答式的演奏。此后铜管乐器的轻声拨奏把乐曲引到展开部,木管乐器奏出越来越响的音响,乐曲的情绪也因此越来越昂扬激动,汇合成欢乐壮丽的节日场面,以万众欢腾的景象结束了展开部。在接着出现的再现部里,略有变化的主部主题和副部主题依次出现,在乐曲的结束部中重又出现引子中的喇叭号音,紧随其后的嘹亮的铜管乐器的乐音,把乐曲引入炽热的节日庆典的高潮,并以饱满有力的尾声结束全曲。
《草原夜色美》
此曲是作者王和声描绘草原夜晚美丽景色的歌曲,曾为德德玛演唱而经久不衰。此版本为萨克斯独奏,萨克斯用柔美的音色将一副琴声荡漾,晚风吹送繁星的草原夜色画面展现的淋漓尽致。再加上管乐队的配合,此情此景,由不得让人心潮澎湃。
《降E大调第一组曲》
1909年,霍尔斯特创作了他的降E大调第一组曲,一首完全为管乐队创作的革命性的作品。在那个时代,管乐队主要演奏从管弦乐队的谱子改编下来的作品,特别是某些标题音乐。霍尔斯特希望丰富为管乐队演奏的音乐会作品,而他这部作品就是他这个努力的第一步。
霍尔斯特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乐队作曲家;他在苏格兰交响乐团演奏长号,他很熟悉管乐器的各种知识。他还在White Vienness Band演奏了7年长号。霍尔斯特的创作风格是与众不同的,因为他逐渐的开始为没有弦乐的交响乐队创作作品。这部作品就是他的代表作品之一。
第一乐章:恰空; 第二乐章:间奏曲; 第三乐章:进行曲。
《龙猫》
故事讲述了和爸爸一起般到乡下的两姐妹,在家旁的一棵大树下发现了只有好孩子才能看见的TOTORO。其间发生了很多不可思议而有趣的故事。一天,妹妹小米和姐姐吵了架之后,便独自出走去找自己生病住院的妈妈。途中却迷了路。 姐姐四处寻找无果的情况下,只好求助于TOTORO。善良而温和的TOTORO唤来龙猫电车,载着姐姐找到了迷路的妹妹,乘着龙猫电车,妹妹把亲手摘的玉米送给了妈妈,希望她早日康复。
整首作品音乐平静而温馨、快乐而活泼、又不乏感动。
《天空之城》
故事讲述的是工业革命的19世界欧洲,可爱纯洁的小女孩席塔在善良勇敢的小男孩帕索的陪伴下,寻找自己失落的故乡,在旅途的尽头天空之城,终于明白了无论科技的进步和人类的发展如何,人都是不能离开土地的。人与自然的主题在此进一步体现,而漂浮在空中的伟大都市拉普塔最终的毁灭,仿佛在告戒世人:在机械和钢铁的世纪里,面对着的其实是未定的将来。
作品时而婉转而悠扬,时而孤单而悲伤,让人犹如身处于蓝天中,感受着梦幻一般的听觉享受。
《击酒杯的人》
《击酒杯的人》是一首拉丁风格的管乐交响作品, 作者为拉斐•荷南蒂兹(Rafael Hernandez)。
此曲运用了大量的打击乐器,展现了一幅活力四射的交响管乐与打击乐的合奏场面,是国内外非常流行的拉丁风格的管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