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晚报讯(文/图 记者 林晓云) 去年11月,英国伦敦音乐学院在中国设立首个钢琴考级报名点,这个点就在厦门。记者昨日获悉,半年多来,厦门有上百名琴童悄悄练习了“伦敦院”的考级曲目,其中有几十人今年暑假将集体赴澳门考级,到时候不仅要弹,每个人还得和英国考官交谈好一会儿,实际上,音乐素养的考察就在这期间完成了。
“伦敦院”的考级历来有考察乐理的传统,去年英国伦敦音乐学院考试总监约翰·霍华德教授与香港音乐家协会主席朱庆虹博士应世纪华音琴行之邀,曾来厦举办考级课程研讨班。当时他们指出,“伦敦院”考级中有必须的问答环节,不同级别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比如一级,考官会指着曲子问考生,这个符号什么意思?也可能会问,刚才你弹的那3首曲子最喜欢哪一首,为什么?若是参加高级别的考试,考官们还会问曲子的背景,比如你弹贝多芬的曲子,就问你贝多芬的情况。考八级的话,还要分析曲子,比如说出某一个和弦,或者曲中有什么转调。
据悉,个性化问题的设置,是想培养弹琴时批判性的思维。记者随机翻看了处于中级的钢琴五级考级书,最有趣的在书的最后一部分——先是像音乐欣赏书一样,把每一首曲子的背景、故事、乐曲结构、调性都写出来让琴童阅读,也有不少问答范例。比如“你能描述一下曲子的结构吗?”“学这首曲子,你觉得最难的是什么?”“你觉得你今天表演得怎么样?”最后还有一部分视唱(即看谱马上唱)和节奏方面的考察范例。
目前厦门报名参加“伦敦院”考级的学生们,平时要学习两本教材,一就是这本会问你“喜欢曲子哪里”的乐谱集,另外一本是专门的乐理书,里面要求更为细致,学习听和唱、分析的范围也更广。在世纪华音琴行教学的老师表示,现在学习这套考级书的孩子,普遍反映曲子比国内同级别考级曲简单,但“需要知道的更多,不只是弹熟就可以”。
【链接】
“伦敦院”
“伦敦院”是英国三大考级之一,创办于1887年,在全世界有超过250个考试中心。在这个考级中获得六级至八级,报读英国所有大学,可以获得额外分数。约翰·霍华德告诉记者,英国考级要做到的是“培养会思考的音乐家”。至于为何中国首个点设在厦门,他说,早在3年前,由于世纪华音琴行的老师教授了这套考级书,当时就有学生赴澳门考级,考官很吃惊,觉得厦门的孩子弹得不错,而且竟然愿意参加“这么远”的考级。之后经过讨论,他们决定进入中国的考级圈,而和“伦敦院”最早有缘分的厦门,就成了首选的城市。
相关新闻
国内考级也要唱和听
最近正是国内各家主办单位组织乐器考级的报名时间。和往年相同,考级单位仍旧非常多,接近十家。主办者中有的以音乐院校为主,有的是音协主办,有的是地方教委牵头,还有的以专业院团为主。
在其中,与“伦敦院”一样,不仅弹,还要求唱和听的还有中国音协的考级等。它的考级章程明文规定了“捆绑”——只要报名考乐器,就得考“音乐基础”。实际上,音协决定乐器考级与音乐基础考级捆绑式报名之初,曾引起不少人的质疑,大前年刚施行时,只是“建议报考音基”,而现则一定要考。不过,从老师、家长到琴童,对此已经渐渐习惯。琴童还经常报名参加琴行的“素养班”以系统学习音乐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