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
华阴老腔
蒙卡达乐团
蒙卡达乐团
世博网6月22日消息:由上海世博会事务协调局、上海对外文化交流协会共同主办的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年轻的世博”世界音乐周昨日开幕,将于6月21-25日、8月2-15日、10月18-24日在世博园博览广场舞台上展开一幅用音乐绘制的世界“地图”,这也是世博会历史上首次举行以“世界音乐”为主题的大规模文化活动。
23支表演团体描绘音乐“地图”
“年轻的世博”世界音乐周以“对话”为主题,23支不同文化、风格、形式的世界音乐表演团体将用音乐绘制出一幅世界“地图”。其中既包括原样呈现各民族文化遗产的原生态类节目,也不乏将民族音符与多种音乐元素相结合的融合性作品。
此次音乐周的节目编排将区别园区内其他户外演出,在同一场表演中,呈现人文背景与音乐历史截然不同的两支音乐团体,实现世界音乐“即兴对话”,由此将博览广场的世界音乐舞台打造成世界文明对话的一个平台。
例如,6月21日首场演出中,来自华山脚下、从话剧《白鹿原》的舞台上走来的华阴老腔艺术团,带来的是作家陈忠实笔下的陕西风情;而继承“日本太鼓”这一日本传统文化形式的日本彩辉大鼓表演团,则与融合了古巴传统与现代流行音乐元素的古巴乐团“蒙卡达”(Moncada)上演东瀛鼓乐与南美律动的对话。
据悉,在8月的演出中,来自黔东南的侗族大歌,将以150人的阵容在世博园向全世界展示中国复杂的多声部复调合唱,传递“汉人有字传书本,侗族无字传歌声;祖辈传唱到父辈,父辈传唱到儿孙”的侗民族真实生活。来自上海的青年二胡演奏家赵磊将携手中、法民族音乐家推出作品《二胡无限动》,以展示中国民族音乐的无限想象和即兴旋律。非洲布隆迪的国家鼓乐团(National Drummers of Burundi)将再度亮相世界音乐舞台,在世博园内呈现令人炫目的非常打击乐的震撼之声。而在10月的演出中,主办方将安排一位特殊的世界音乐代表人物,为世博园的世界音乐表演划上句点。
打开耳朵,畅游“音乐博览会”
世界音乐与世博会之间的联系,可谓渊源流长。早在1889年巴黎世博会上,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加美兰音乐(Gamelan)和印度的拉加音乐(Raga)首次登上世博会的舞台,在全世界面前展示各自精妙的古老音乐。与121年前的巴黎世博会相比,文化演艺活动在上海世博会上无疑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无论是组织者还是参展方,都把组织文化演艺活动看作是演绎世博主题、展现各国文化风采和推动多元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与手段。世博会期间于世博园区内举行的文化活动预计将超过20000场,可以说,持续184天的上海世博会也将是一场规模空前的演艺文化博览会。
“年轻的世博”世界音乐周此次亮相世博园,紧扣“城市”主题,不仅是城市文明对于原生态生活的反向哺育,更是对“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主题的呼应。
据主办方介绍,之所以要在各类活动本已百花齐放、精彩纷呈的世博园内组织“世界音乐周”,主要目的是为了将那些在商业市场不占主流却最能体现人类丰富情感与多元文化的民族音乐,在世博园最大的户外舞台上进行集中、放大式的呈现,从而引导参观者在拓宽“听觉视野”的同时,更加充分、深入地品味世博会带来的文化享受与精神财富;更希望世界音乐能借力世博会在上海生根发芽,在世博会后能继续成为上海文化生活的一道别样的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