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动态 > 潘永华:传承侗族大歌是我的使命

潘永华:传承侗族大歌是我的使命

分享到 |
日期:2010-7-1  来源:小蝌蚪音乐学习网  编辑:韩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在别人眼里,潘永华为这场音乐会准备了两个多月,但实际上,他已准备了二十年之久。     侗族第一个音乐双硕士研究生潘永华     只想在北京留张侗歌的名片     采访潘永华,源于6月3日他在中国音乐学院阶梯演奏厅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硕士独唱音乐会和个人小画展,那高坑嘹亮的声音、充满激情的演唱、风格独特的美术线描和浓郁侗家特色、艳丽的民族服装着实引起了观众不小的关注和赞声。和记者见面的时候,潘永华穿着休闲体恤,红色大短裤,一张嘴还是有不少家乡的口音,可是在他演唱的时候却丝毫听不出口音的破绽。潘永华今年39岁,是目前同时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传统音乐学专业研究生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艺术硕士研究生。作为一名高龄的少数民族学生,能走出侗寨,走进中国音乐的最高学府实属不易。他和我们聊起自己的家乡、父亲、老师以及两次为了学习音乐而辞职,又独自一人与妻女

    在别人眼里,潘永华为这场音乐会准备了两个多月,但实际上,他已准备了二十年之久。

    侗族第一个音乐双硕士研究生潘永华

    只想在北京留张侗歌的名片

    采访潘永华,源于6月3日他在中国音乐学院阶梯演奏厅举办的一场别开生面的硕士独唱音乐会和个人小画展,那高坑嘹亮的声音、充满激情的演唱、风格独特的美术线描和浓郁侗家特色、艳丽的民族服装着实引起了观众不小的关注和赞声。和记者见面的时候,潘永华穿着休闲体恤,红色大短裤,一张嘴还是有不少家乡的口音,可是在他演唱的时候却丝毫听不出口音的破绽。潘永华今年39岁,是目前同时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传统音乐学专业研究生和中国音乐学院民族声乐艺术硕士研究生。作为一名高龄的少数民族学生,能走出侗寨,走进中国音乐的最高学府实属不易。他和我们聊起自己的家乡、父亲、老师以及两次为了学习音乐而辞职,又独自一人与妻女相隔万里在北京求学的经历,这些让人不禁有些心酸的旅程,却在潘永华始终笑呵呵的诉说下被轻描淡写的带过……

    侗族风情让人耳目一新

    “么哦么哦么,嗬嗬西左嗬西左嗬西左嗬西左,嗨~~~~~~~~嗨~~~~~~~嗨”潘永华一嗓子下去,台下掌声、喝彩声连成一片,在这高亢的旋律中,他的歌声似乎把观众带到了《船工号子》的现场,重现了川江边上船工拉号激动又壮观的场景。观众无比为他过硬的唱功、饱满的情绪、到位的表演而赞叹。

    这是6月3号晚潘永华在自己的母校中国音乐学院举办的个人首场独唱音乐会的现场盛况。他时而着正装演唱《怀念战友》、时而又是一身侗族服装闪亮登场,演唱着他自己创作的侗族民歌《侗家拉木歌》。整场音乐会下来,潘永华分别演绎了《不能尽孝愧对娘》、《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老师我想你》等十二首风格迥异的特色歌曲。除了让台下的老师和观众们欣赏到他绝伦的嗓音外,那骨子里散发的民族特色也在歌声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让人身临其境的感受到侗族的魅力和风情。

    为了配合这次音乐会的演出,潘永华辅导的京城侗歌队也首次在首都隆重登场,演唱了无伴奏、多声部侗族大歌《大山真美》、《布谷催春》,让人领略到宛若天籁之音的自然之声,仿佛这个舞台上再现了当地民族的生活景象一般美轮美奂,赢得了台下观众连绵不断的掌声。
此外,本场音乐会还有一大亮点,在进场走廊里挂满的一幅幅线描美术作品,这些画均出自潘永华之手,从小生在广西,长在侗族,作为自己的一大爱好,潘永华把侗族的风土人情和山山水水用画笔勾勒出家乡的原貌。让观众们从一进场就感受到浓烈的民族风情,再加之他原汁原味的演唱,这位从广西走出的第一位双硕士歌唱家给观众们带来了一次耳目一新的视听盛宴。也难怪马秋华老师当场赞叹:潘永华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比较全面的少数民族歌手。

    传承侗歌是我的使命

    6岁就登台演出,从小生长在被歌声浸染的美丽侗乡,又有着一副好嗓子的潘永华,唱歌是他最热爱的事。在他音乐事业发展的经历中,有一个人对他影响甚大,那就是他的父亲:“父亲是一名侗戏师,在我儿时的记忆里,父亲经常在十里八乡的父老乡亲面前表演一出出精彩的侗戏,而且还常常农闲之时把乡亲们在组织到自己家中排练侗歌,表演侗戏。”在当今多元文化并存的今天,为了传承侗族音乐文化 “从2000年起,每年我都在家乡举办歌会,至今已有六届。家乡的人们很喜欢我,也很信任我,所以很响应我的‘号召’。每次我们办歌会,百公里内的乡亲们都会聚在一起,参与人数高达几万人次。那种欢乐的氛围不仅丰富了节日气氛,也让侗歌的传承引出了方向,难怪中国音乐学院民族音乐学家李文珍教授说“潘永华组织的侗乡歌会给当今的民歌的传承引出新方向”。而如今,潘永华独自一人在北京求学,过着琴房、饭堂、宿舍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尽管生活并不富裕,但是他不跑场、不接私活。因为他心里有更远大的理想,希望在自己学习的宝贵时间里,充足电,为以后发扬侗族民歌作出更大的贡献。

    让潘永华非常骄傲的一件事是2009年他参与组建了京城侗歌队。侗歌队由在京的少数民族学生组成,其中以中央民族大学的侗族学生为主。经过半年多的发展,侗歌队目前有固定成员12位,以演唱侗族大歌为主。在潘永华刚刚举办的音乐会上,侗歌队首次登台亮相,就得到了首都观众的喜爱和肯定。

    谈起他成立的侗歌队,潘永华很高兴,他说即使他以后离开北京回到了广西,有这样的一个歌队在北京,就是侗族大歌一张最好的名片,而且不论他走到哪里,他都会始终关注着歌队的发展。我想,这就是潘永华内心最真实、最伟大的目标。

    对话潘永华

    记者:作为广西第一个双学位音乐硕士,可以说你是广西人民的骄傲,在你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得到很多老师的帮助?

    潘永华:没有老师的栽培,就没有今天的我。比如我的大专老师魏清励,我之前是学美术的,偶然的机会魏教授听到我唱的歌觉得很好,然后建议我改学音乐,所以是他引导我走向了音乐之路。如果说魏清励教授是我声乐学习的奠基者和引路人的话,那中国音乐学院的张牧教授就是我声乐学习良师,在我两年本科的学习中,张牧教授的教学使我声乐有了长足的进步,才有了我后来考上中国音乐学院的声乐研究生的可能。还有我现在研究生阶段的马淑明教授和王士魁教授,他们的教学使我的演唱逐渐走向成熟和完善。正因为有了这两个导师的无私关怀和帮助,才能有今天的音乐会成功,我也非常庆幸能够成为二位专家的学生。也很感谢两位导师的教诲使自己在这两年研究生学习阶段能有这么多的感悟和收获。

    记者:为了考上中国音乐学院的本科和研究生,你先后两次选择辞职,是什么信念支持你这样做的?

    潘永华:我从不打无准备之仗,这是我的人生格言。其实在考研究生前,我就有思想准备,我相信我一定能考上,我才会辞职的。

    记者:在你音乐会上的线描美术作品,让观众们都能感受到你家乡的原貌和生活气氛,你觉得画画和唱歌共通的地方是什么?

    潘永华:是线条,是优美的起伏。只不过一个是用嗓音勾勒,一个是用画笔勾勒,在我同时进行的两个领域里,它们是互补的,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记者:马上就到端午节了,侗族是怎么过端午节的?

    潘永华:侗族有这样的习俗,到了端午节这一天,凡是小伙子都可以随便到鱼塘里打鱼,打多少都可以,然后做成鱼粥喝。另外,如果已经订婚的青年,在农历五月初五这天,男方要送女方家几百个粽子,给自己未来的丈人。

    记者:研究生毕业后,你就是广西第一个拿到双学位硕士研究生的人了,有什么样的打算?

    潘永华:研究生毕业后,我还想继续从事声乐教学、民族音乐理论研究,希望在高校教学中培养和发现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人才,另一方面,想通过唱、画、说、写来解读侗族音乐文化,不要让大家觉得一说到侗族民歌就是原生态,原生态我们要保护,但也要有创新。除此之外,我也在酝酿一场更加完美的硕士毕业音乐会和画展。通过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举办一次跨湘、黔、桂三省的侗乡歌会,让侗歌的传承后继有人,这就是我作为一名侗族文艺工作者最光荣、最艰巨的使命。

    潘永华简介

    潘永华,侗族,籍贯:广西三江县。现在就读于中央音乐学院“传统音乐”和“民族声乐”双硕士学位研究生。1994年毕业于桂林高等师范专科学校音乐系 ,2000年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本科毕业,并获得学士学位。2000年~2007年,在广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声乐系任教。2008年至今,在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攻读研究生。他曾多次获全国、省、市歌唱大赛及音乐创作奖项。

    2007年10月     全国高校教师声乐比赛教师民族组银奖

    2005年3月      被选评为广西师大青年骨干教师

    2005年4月      论文《侗歌传承新模式-侗乡歌会》获广西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教师论文比赛三等奖

    2004年12月     广西师大青年教师说课比赛三等奖

    2003年11月     广西师大第七届青年科研成果报告会优秀论文奖

    2003年10月     创作歌曲《八百里侗乡是我家》获“歌海”第三届全国词曲作品比赛三等奖

    1999年10月     全国新人新作歌手展演会民族唱法银奖

    1998年12月     98′广西青年歌手大赛二等奖

    1996年11月     广西群众文艺调演、自作词曲《侗乡情》获表演和创作三等奖

    1996年12月     广西《歌海》歌手邀请赛获二等奖

    他取得音乐教学成果也相当多

    2007年6月   辅导学生周治红成功地在桂林王城剧场举办个人独唱音乐会

    2006年12月  潘永华声乐教学汇报音乐会

    2005年2月  与人合作获国家社科课题立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壮族民歌习俗传承现状的跨学科调查和研究》

    2005年4月   辅导音乐系女声小组唱获广西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专业组二等奖

    2005 年4月  获广西首届大学生文化艺术节优秀指导教师

    2004年5月   2003级音乐系学生周治红获全国青年歌手大赛广西选拔赛专业组优秀奖(十名进入决赛中唯一的学生)

    2004年5月   与人合作论文《视觉与听觉在音乐欣赏课中的完美结合》发表于《航空教育》杂志第5期

    2004年10月—2006 年10 广西师大科研立项《广西侗族大歌抢救保护传承与发展的研究》   

    2003年12月  与人合作创作歌曲《八百里侗乡是我家》发表于《音乐周报》与《歌海》杂志

    2002年12月  论文《侗族民间歌舞“多耶”初探》发表于《中国音乐》2002第4期

    2000年6月   论文《侗族建筑艺术》发表于《中国文化报》2006年6.15第四版

    2000年3月   论文《侗乡赛歌会随感》发表于中国音乐类核心刊物《中国音乐》2000年第一期

· 中国“侗族大歌”将唱响维也纳金色大厅

·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侗族大歌

·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侗族琵琶歌

相关内容

  • 二胡艺术家舒希 “美丽星期天”开音乐会2014-12-3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