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达州传媒网
目前,一年一度的艺术考级报名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中。记者从社会艺术水平考级达州工作站获悉,去年,我市报考艺术考级的共有3000多名考生,考生年龄最大的19岁,年龄最小的仅有5岁。我市“学艺”考级的人数逐年稳中有升,特别是舞蹈类更是发展迅猛,2003年,我市仅有100余名考生报考舞蹈类,而去年全市达到了近2000人。
从以上数据可看出,我市“学艺”的孩子异常火爆。据记者调查,80%以上的小学生都曾上过艺术培训班,有的甚至学了两三样。但能坚持“学艺”,最终走上艺术之路的学生却是寥寥无几。
小学:时间宽裕 “学艺”成风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管是孩子自愿,还是家长一厢情愿地让孩子“学艺”,达城80%以上的孩子在都曾经上过艺术培训班。
记者对通川区一小的两个班进行了抽样调查,发现班上大多数同学都在“学艺”。该校二年级六班共有73人,经调查显示,器乐12人、声乐3人、舞蹈18人、书法27人、主持2人、绘画14人、钢琴1人、跆拳道2人,总共79人次,超过了该班总人数,原因是有的同学同时学了两三样。曹兰月同学一到周末就忙着学舞蹈和主持。“我喜欢舞蹈、主持,不但增长了很多知识,而且因为自己喜欢,因此一点都不觉得累。”曹兰月说。
同时,记者对该校五年级一班也进行了调查,发现该班共有88名学生,其中“学艺”的学生占80%以上。
五年级一班的刘怡鹇同学说:“我对钢琴学习的兴趣源于上幼儿园大班时老师的一节音乐课,老师弹奏电子琴的美妙旋律深深地吸引了我,后来在父母的安排下进入钢琴培训班进行正规培训。”
初中:学习压力重 放弃“学艺”
通过本次调查,记者发现大多数同学都是依据自己的喜好,家长帮助选择安排的“学艺”类别。但到了初中后,大多数同学都放弃了继续“学艺”。
李女士的儿子在小学一年级开始学弹钢琴,孩子考到5级时小学毕业,弹钢琴也就不了了之。李女士直言不讳地说,她送孩子学弹钢琴只是鉴于孩子小时候特别好动,为了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学习,锻炼他的耐性。“孩子到了初中后,学习任务重,每天作业又多,根本就没有时间弹钢琴,于是我们也就没有强求孩子每天必须弹,渐渐的,孩子也就放弃了。”李女士认为学生还是应以学习为主。
与李女士的孩子一样,由于升入初中,学习压力增加,或是到外地读书没有条件“学艺”的孩子比比皆是。达城某幼儿园园长刘女士的女儿已是大一学生了,其女儿从5岁开始学钢琴和古筝,钢琴考到6级。“自从女儿到重庆读初中后,学习压力重,根本就没有时间去学钢琴,且重庆教钢琴的老师也不好找,也就没有再学了。”刘女士说,“当初让孩子学艺,主要是想让孩子多一门特长,对她以后就业有好处。从没想过要让孩子走这条艺术之路。”
高中:为了高考“学艺”
据了解,今年我市有3.4万余名考生报名参加高考,其中艺术类考生共有3964人,比去年增加了近千人。美术类考生占多数,音乐、编导、表演占极少数。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艺术类考生大多数并不是从小“学艺”的孩子,反而是到了高中后,有的学生成绩一般,家长为了孩子能考上一所高校,才让孩子“学艺”。这类学生几乎都是为了应付高考而“学艺”。记者从我市某重点中学获悉,每年学校艺术类考生考上高校的几率都较大,这也是一条学生成长之路。
家住达城来凤路的黄女士的女儿今年下半学期读高二,其女儿成绩一直都是中等偏下,“孩子成绩不好,要想考上大学很难,更别说好的大学。经过商量,我和孩子的爸爸决定让女儿在高一下学期学美术。”黄女士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为了应付高考,“孩子考艺体,文化课成绩要求不高,说不定将来还能考上一个好的大学,出来后也好就业。”
记者了解到,许多高考艺体生真正喜欢艺术类的并不多,多数是为了高考而“学艺”。“我对美术的兴趣一般,父母要我学,说是将来好考大学,我自己的成绩也不怎么好,为了能考上大学,就只好听大人的话,学呗。”某重点中学的刘同学如是说。
声音:各界人士评析
张力力是达城的一名二胡专业老师,张老师教二胡有七八年时间了,截至目前,她共收了200多名学生,其中仅有4名学生仍在坚持学习二胡,进入到四川音乐学院继续深造学习。张力力分析,上了初中后,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压力增强,没有时间“学艺”;另外的原因在家长身上,看见孩子学习太辛苦,为了学业成绩,家长也主动放弃让孩子继续“学艺”了。
据张力力分析,多数家长送孩子“学艺”主要出于以下四种原因:有的家长希望通过考取艺术特长生等方式在升学中获得优惠政策;有的孩子性格内向,或是调皮好动,家长为了锻炼孩子,让孩子变得大方,或是想孩子静下心来,磨砺孩子;有的家长则是从孩子的兴趣出发加以培养,希望孩子能身心愉快地健康成长;有的家长是想孩子在升学时可以加分。
“我认为‘学艺’的孩子要想在艺术道路上走得更远,那么学生一旦选择了一种乐器或其它艺术特长,就一定要坚持下去,这需要家长的支持与督促。”张力力告诉记者。
市招办普招科科长王学安认为孩子“学艺”不能坚持下去,很多情况是因为家长心态比较功利,没有考虑孩子是否对艺术感兴趣。很多家长在孩子学习才艺中投入了大量的财力与精力,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孩子始终在较大的压力之下学习,这个学习过程已经丧失了艺术教育的本义。因此,王学安建议家长不要盲目让孩子跟风“学艺”,同时,对孩子的期望不要太高,提供轻松的学习环境,不要让“学艺”变成孩子的负担。
那么孩子究竟要不要“学艺”呢?艺术类老师均认为,如果有条件,学习一两门乐器对孩子全面发展有帮助。并且现在提倡素质教育,“学艺”能使孩子聪明,对提高儿童的智商有帮助,对今后的学习有帮助。同时,建议孩子在选择乐器时,最好是根据孩子的兴趣爱好而定,否则效果不好,会适得其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