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CCTV,新华社,BBC等著名媒体都报道了这样一条消息:2006年8月28日的Notting hill 狂欢节,出现了一支中国人的队伍。这是这个欧洲最大的狂欢节举办42年以来,华人第一次参与其中,它标志着中国文化在与英国当地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迈出了历史性的一步。而这次中国游行的队伍的组织者,正是留英著名琵琶女艺术家,Chain Art (中国艺术)总监程玉博士。
生于音乐世家的程玉,7岁开始学习琵琶,10岁举办了个人的第一场音乐会,并于1987年毕业于著名的西安音乐学院。1990程玉来到了英国伦敦,并开始了她长达十几年的艺术研究与探索之路。2004年程玉取得了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音乐博士学位,并成为亚非学院的一名音乐老师。程玉根据古代琵琶发明的5弦琵琶,也成为她对民乐的一大贡献,并且因此获得了多项专利。近年来,程玉投入了大量的经历开拓英国的中国艺术市场,推广中国传统文化,在异国的土地上,为中国的文化事业作的不懈的努力。日前《英伦学人》记者(以下简称《英伦学人》)日前有幸登门拜访了的程玉(以下简称程)博士并进行了采访。
《英伦学人》:今年中国的游行队伍第一次参加了Notting Hill Carnival的表演,您作为策划者和总负责人,谈谈您对这次活动的感想吧。
程:当初产生这个想法,主要是为了推广咱们中国的文化。这个狂欢节是欧洲最大的狂欢节,有40多年的历史了。华人在英国虽然算是最主要的3个少数民族之一,但是在文化上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地位。所以,我们当时就想,这个狂欢节是一个非常好的平台,我们可以通过参与它达到展示中华文化的目的。今年我们是第一次参加,虽然准备匆忙,也没有什么经验,但是无论是英国组织者,还是现场观众的反应都非常热烈,特别是有很多中国的观众,看到我们的队伍过来的时候,都特别激动。
《英伦学人》:那么参加这次活动的经费是怎么解决的呢?
程:狂欢节的组织者是政府,按照的规定,第一次申请参加的队伍将不能得到政府的funding,因此我们这次活动的经费完全是自己出的,包括服装,道具,还有交通费用等等。这里我们非常感谢中国学联,特别是格林威治学联主席王雷,给了我们很大的支持,帮我们组织同学演员。也感谢当天作为演员的同学们,大家都是完全义务的来参加这次活动。不过在英国这地方,你也知道,干点什么都要花钱,所以我最后还是要垫上自己的钱。
《英伦学人》:那么明年是不是还要继续参加这个狂欢节呢?
程:明年我们肯定还要参加,今年组织者对我们的表现非常赞赏,当地华人,各大媒体的反应也很强烈,所以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中国人能够支持我们的活动。我们计划明年要加入更多元的中国艺术,而且要配合他们这种所谓的街道狂欢节的气氛,今年我们表演是中国扇子舞,虽然也很受欢迎,但是感觉有点过于淡雅了,不是很配合狂欢节的气氛。我们现在正考虑把中国的京剧,腰鼓的艺术形式加进来,明年大概会有5到6种中国艺术出现在狂欢节上。
《英伦学人》:这次是以你的公司China Arts(中国艺术)作为中国队伍的组织单位,您可谈谈这个公司吗?
程:China Arts 是我们今年才成立的一个公司,主要就是希望能够有一个开拓中国艺术的平台。之前我一直在音乐主要是民乐这方面做一些事情,但是要想把中国艺术这个块在英国做大,我觉得一定要尽量多元化,利用不同艺术间的互补,相互促进,所以我们除了作音乐方面,也作绘画等其他的艺术的推广。
《英伦学人》:那么这个公司主要做什么也业务呢?收入来源是什么?
程:其实我们这个公司可以说是charity性质的,并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我们的目标是在英国推广中国的文化艺术,咱们的艺术,有那么悠久的历史,应该努力推广的。现在我们主要也是以参加,组织一些当地的艺术活动为主。实际上公司并不赚钱,而且我们自己还要往里面垫钱。我个人有时候会有一些演出收入,现在这个公司做一些事情都是我们把自己演出的收入用来支持公司的活动。所以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更多的关注,更多的支持。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