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古琴 > 资讯中心 > 人物动态 > 琴缘——访古琴家卫家理先生

琴缘——访古琴家卫家理先生

分享到 |
日期:2010-9-15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孟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卫家理先生,字南箎,号半瓶老人。当我听到半瓶老人这个名号时,甚是不解,难道老人家从哪里弄到一个破瓶坏罐的旧物,取号以表自珍之意?老人看我一脸糊涂,翻出一张纸片乐呵呵地递给我,上有老人自书:“瓶满不响,半瓶丁冬。一生喜琴,就没弄通”。语言间流露着老人风趣幽默的个性和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笑谈间,环视这间集睡觉和存储乐器的斗室,墙上满满当当地挂着各种中西乐器,墙角也是码放着一些大块头,正惊叹于老人收藏丰富时,老人不知从哪拉出一条钢锯片,坐在床沿,琴弓搭在锯片,一首优美的《友谊地久天长》就从锯片上流淌而出。这熟悉的旋律过后,老人又拿起京胡来了一段漂亮的西皮二黄。接下来,一番摆谈,才知道老人从6岁开始游于艺,12岁自学京胡,13岁时受到堂兄的影响参加业余京剧票社,14岁即公开登台京胡伴奏京剧《黄金台》,同年于乐山公演《四郎探母》、《天霸拜山》、《黄金台》等剧目,一时传为佳话。   卫家理1956年2月到贵州,最后调入遵义地区文工团,直到退休。   1955年,卫家理得战友四川古琴名家俞伯荪先生相助,购买古琴并借阅琴谱自学演奏古琴。当时国内有吴(景略)、查(阜西)、管(平湖)、张(子谦)

  卫家理先生,字南箎,号半瓶老人。当我听到半瓶老人这个名号时,甚是不解,难道老人家从哪里弄到一个破瓶坏罐的旧物,取号以表自珍之意?老人看我一脸糊涂,翻出一张纸片乐呵呵地递给我,上有老人自书:“瓶满不响,半瓶丁冬。一生喜琴,就没弄通”。语言间流露着老人风趣幽默的个性和谦虚谨慎的治学态度。

  笑谈间,环视这间集睡觉和存储乐器的斗室,墙上满满当当地挂着各种中西乐器,墙角也是码放着一些大块头,正惊叹于老人收藏丰富时,老人不知从哪拉出一条钢锯片,坐在床沿,琴弓搭在锯片,一首优美的《友谊地久天长》就从锯片上流淌而出。这熟悉的旋律过后,老人又拿起京胡来了一段漂亮的西皮二黄。接下来,一番摆谈,才知道老人从6岁开始游于艺,12岁自学京胡,13岁时受到堂兄的影响参加业余京剧票社,14岁即公开登台京胡伴奏京剧《黄金台》,同年于乐山公演《四郎探母》、《天霸拜山》、《黄金台》等剧目,一时传为佳话。

  卫家理1956年2月到贵州,最后调入遵义地区文工团,直到退休。

  1955年,卫家理得战友四川古琴名家俞伯荪先生相助,购买古琴并借阅琴谱自学演奏古琴。当时国内有吴(景略)、查(阜西)、管(平湖)、张(子谦)等当代大师。他书信吴、查二位,表习琴志向。二先生甚喜,随即寄来琴弦、学习资料。从此,书信求教,直至二先生仙逝。

  1986年他在遵义创建播州古琴研究会,被选为会长至今。

  我见满壁素琴中有无弦琴一张,问及老人何故不张弦弹奏。老人小心翼翼从墙上把琴取下来递至我手上。此琴虽断纹满布,漆灰斑驳,但形制修美俊秀,制作精良。翻过琴底一看,隶款“雪夜钟”三字刻于项间,古意昂然,气象俱足。老人说这琴是贵州已故谢根梅老先生托他代为保管。谢先生当时常与另一位贵州文化名宿桂百铸老先生琴箫合奏。两老先生藏琴均丰,可惜皆在十年动乱中损失,在贵州还能见到的二位先生的藏琴可能仅此而已。睹物思人,忆及当年与二位先生情谊及谢公子托付此琴时的情景,一一如在老人眼前。我将这承载着几十年情谊、信义的“雪夜钟”恭敬地递到老人手上,一时感慨良多。

  我们回到和卧室一样窄小不堪的客厅兼琴房中,老人随即为我援琴操弄数曲,其中一曲让我颇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惊叹古琴新曲原也可以不是一味摹古,也可以传时代声音。这就是老人于1981年创作的《四月八》,当年参加贵州苗岭音乐节,获表演奖。1983年,老人以贵州代表身份参加“全国第二次古琴打谱会”,会上演奏打谱曲目《黄云秋塞》和自创曲目《四月八》、《怀念引》。当时《四月八》备受老辈琴家及与会专家好评。凌其阵先生为此赋诗相赠:“琴中拨刺齐撮带敲击,漫说别开生面实难觅,归来按谱寻声试挥弹,听者鼓掌叫好响四壁。”听着老人把往事和操琴心得娓娓道来,杯里的茶竟越喝越醇。

  老人数十年来孜孜于琴道,不计酬劳,教琴育人,今虽年逾古稀,身体大不如前,对上门求教者仍是诲人不倦,乐此不疲,欲觅良才传琴学,共攘琴事。眼看暮色将浓,桌上的檀烟渐隐,在《阳关三叠》的悠悠琴韵中想起一联:“斗室不嫌容膝小,琴斋却乐养心宽。”也许正是老人最好的精神写照吧。(来源:金黔在线—贵州日报)

相关内容

  • 二胡艺术家舒希 “美丽星期天”开音乐会2014-12-3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指路弦歌(上)

主  讲:李孟洁

立即试听

指路弦歌(下)

主  讲:李孟洁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田青:传统地方戏剧不要同质化歌剧化

热门标签

古琴更应于广杰评成都梅庵昆曲古琴弹奏古琴如何挑选古琴指法古琴指法

教材教辅

指路弦歌(七弦琴演

出版社:香港资讯科技教育协会出版

页数:184页

isbn:

购买价:150元

  • 指路弦歌(七弦琴演奏教材)(增

乐器

小鼓

740)this.width=740">   小鼓,是壮、侗、彝、土家等族棰击膜鸣乐器。流行于广西、贵州、云南...

中国古琴名曲有哪些

  《潇湘水云》   古琴十大名曲之一。曲谱最早见于明代《神奇秘谱》(1425),古琴浙派创始人...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