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协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以吕骥同志为首的老一辈音乐家领导下,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正确方向,发扬革命音乐的光荣传统,为社会主义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我国经济蓬勃发展,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人民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地位更加突出,更加重要,影响更大。在这种新的形势下,中国音协的工作也有了长足进步,我们国家的音乐生活呈现出空前繁荣火热的新局面。
群众音乐生活丰富多彩。其中,群众性的歌咏活动,可以说是遍及全国:大型合唱节、国际合唱节、群众性歌咏比赛比比皆是。在公园,在广场,在社区,在军营、学校、企业,从城市到乡村,到处充满着歌声,我国已经进入了一个激扬着音乐的时代!这是我国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民族团结、社会进步在音乐生活上的反映。中国人从来没有过上现在这样的好日子,他们发自内心地纵情歌唱!
音乐教育和普及工作空前发展,“文革”前我国只有7所音乐院校,现在有300多所。连一些综合性大学和民办学校都成立了音乐学院。有千百万人参加音乐培训和音乐考级,它丰富了群众的业余生活,促进了青少年音乐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拉动了文化内需上百亿元,这不仅在文化上,就是在经济上也是一个巨大贡献!
音乐教育的发展,推动了大量优秀音乐人才的涌现,我国年轻优秀的人才在国际比赛中频频夺冠,遍及声乐、器乐、作曲等各方面。他们的成就令世界乐坛刮目相看。
演出市场空前活跃。《阿依达》、《图兰朵》、《悲惨世界》、世界三大男高音等一些著名剧目、交响乐团和艺术家相继来华献艺。同时,我们也积极走出国门,奥地利金色大厅连连举办中国的音乐会,不仅中央院团去,各省院团也去,交响乐团、民乐团,民歌和京剧都到那去演出,金色大厅的门槛都快被中国人踏破了。
海外学子纷纷回归,在各大音乐学院任职。许多外国演奏家相继应聘中国各地乐团,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国音乐事业的兴旺繁荣和强大的吸引力。
第七次文代会以来,中国音协团结全国广大音乐工作者,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伟大旗帜,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努力落实“联络、协调、服务”职能,为推动我国音乐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2001年,为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80周年举行了阳光下的祖国等3台专题交响音乐会;2002年中国音协与云南省、玉溪市共同举办了纪念聂耳诞辰90周年纪念会;在党的十六大召开之际,中国音协成功举办了钟鸣盛世音乐会;2004年6月中国音协召开了儿童歌曲创作研讨会,传达贯彻中央指示,采取重点委约与普遍征集相结合的方式,与共青团中央、中央电视台相结合,同年举行了少儿歌曲电视大赛,推出了《作一个合格小公民》、《悯农》等一批优秀少儿歌曲;2005年6月,中国音协举办了纪念冼星海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和音乐会,音乐经典《黄河大合唱》唱响人民大会堂;同年8月,中国音协在厦门举办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合唱展演,在广州和北京举行了民族之声交响音乐会,中宣部文艺局就这场音乐会专门召开了座谈会,以推动民族交响乐的创作;2006年7月,中国音协在北京举办了以老一辈革命家诗词歌曲为主要曲目的创业者的歌——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85周年和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专场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