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您出过几张唱片?
刘:我平生有两张唱片, 第一张《高山流水》是在中唱录制的,那时候我才是学生刚毕业。第二张是《十面埋伏》。
记者:您是在什么时候获得中国金唱片奖的?获奖作品是什么?
刘:我获得中国金唱片奖是在1989年,也就是第一届,我感到很高兴。我获奖的作品就是琵琶独奏《十面埋伏》。
记者:您能谈谈自己获得中国金唱片奖的感受吗?
刘:我这一辈子走的是创新发展的道路。我感到《十面埋伏》得到金唱片奖,这是人民群众给我的荣誉,给我在艺术道路发展以很大的促进。可以说我在得金唱片奖之前是很苦闷的,与这个《十面埋伏》有关,因为我在我们这一代把这个《十面埋伏》给发展了,却得到很多的非议,说我这个不象传统的。但我认为,我这个《十面埋伏》在中国是被老百姓认可的,在海外也得到了外国人的欢迎。他们听了我的《十面埋伏》感到是中国的四根琴弦,交响化一样那么丰富,能把一个古战场表现的绘声绘色。正在这么一个非常痛苦迷茫的时候,第一届金唱片奖我获得了,我感到很大的安慰。我感到是老百姓对我的认可,是社会给我的一个认同,所以这张唱片以后,我对这个传统的古典弦弹发展更有信心了。这个金唱片现在成了我的传家宝。当然我不能说躺在我的金唱片上,我还在往前走。
记者:您觉得中国唱片业应该怎样发展?
刘:我们老一辈艺术家,希望能够从第一张金唱片以后能传颂下去,能发展下去。我觉得今后的发展,需要三样化。首先就是要多样化,但这个多样化还不够,我们不能搞成西洋化因此需要民族化,我们也不能脱离群众所以需要群众化。我想多样化、民族化、群众化是符合我们中国的,也是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
记者:请您谈谈对中国金唱片奖的期望?
刘:中国金唱片奖从1989年发展到现在,成为一个全国性行业的行为,我觉得很好。应该给我们不同年代、不同层次的艺术家,只要他们有好的艺术、向上的艺术、健康的艺术,都应该给他们一个荣誉。我们认为这个金唱片奖应该办出我们的特色,和国外不一样。应该更多的倾向于有我们民族自己的特色。这样也是给我们艺术家一个培养、一个荣誉。我想今后的中国金唱片奖,应该政府更加参与,应该培养我们很好的精品,培养我们经典的东西,让更多的金唱片能面市,能面向群众,面向社会,面向世界。
刘德海:第一届中国金唱片奖获得者。我国著名音乐教育家、作曲和指挥家、琵琶艺术大师,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祖籍河北沧县,1937年生于上海。少时爱好广泛,不仅爱好乐器,也好无线电等,中学时开始学二胡、笛子等乐器,参加上海广播电台业余民乐队。1954年随林石城学琵琶,195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专攻琵琶,毕业后留校任教。1970年任中央乐团独奏演员。曾先后访问过二十多个国家,在国际乐坛上很有声誉。在中央音乐学院任教以来,培养了大批有名的青年琵琶演奏家。
演奏代表作:古曲《十面埋伏》、《阳春白雪》,现代乐曲《狼牙山五壮士》、《彝族舞曲》、《草原小姐妹》、《唱支山歌给党听》等。(来源:中国广播网)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