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动态 > 走进方锦龙的琵琶世界

走进方锦龙的琵琶世界

分享到 |
日期:2010-9-16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年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说到琵琶,就会想起白居易的千古名诗《琵琶行》,《琵琶行》中,诗人对当时的琵琶演奏中的艺术效果和演奏技法作了有声有色的描绘。那令人“我见犹怜”的歌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实是道尽了琵琶的传情达意的妙处,道尽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之感。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   而在中国当代,琵琶演奏也是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有刘德海。后起之秀更是多不胜数,方锦龙就是青年琵琶演奏家中的佼佼者,他努力营造了一个精彩的琵琶世界。   家学   方锦龙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弹拨乐世家,父亲是黄梅戏乐师,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叫“锦龙”,应该是有望子成龙的深意吧,6岁时,父亲就将一把4根弦的琵琶交到他的怀里,从此带领他走向一个幽远的音乐世界。如今,以琵琶扬名的方锦龙承认,父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因为是父亲帮他选择了琵琶。“文革”期间,为了远离充满武斗与混乱的城市,父母把他送回老家生活,父亲的家乡是小村,母亲的家乡则是渔村。小时候,不一定能理解父亲的苦心,但他很快就

  说到琵琶,就会想起白居易的千古名诗《琵琶行》,《琵琶行》中,诗人对当时的琵琶演奏中的艺术效果和演奏技法作了有声有色的描绘。那令人“我见犹怜”的歌女,“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低眉信手续续弹,说尽心中无限事”。实是道尽了琵琶的传情达意的妙处,道尽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知音之感。唐代是琵琶发展的高峰。

  而在中国当代,琵琶演奏也是名家辈出,最著名的有刘德海。后起之秀更是多不胜数,方锦龙就是青年琵琶演奏家中的佼佼者,他努力营造了一个精彩的琵琶世界。

  家学

  方锦龙出生于安徽安庆一个弹拨乐世家,父亲是黄梅戏乐师,父亲给他起的名字叫“锦龙”,应该是有望子成龙的深意吧,6岁时,父亲就将一把4根弦的琵琶交到他的怀里,从此带领他走向一个幽远的音乐世界。如今,以琵琶扬名的方锦龙承认,父亲是对他影响最大的人,因为是父亲帮他选择了琵琶。“文革”期间,为了远离充满武斗与混乱的城市,父母把他送回老家生活,父亲的家乡是小村,母亲的家乡则是渔村。小时候,不一定能理解父亲的苦心,但他很快就被远离尘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给迷住了,尽管年幼的他只知道掏鸟蛋、爬树、坐渔船打渔很好玩,但是这段生活让他有机会亲近山水,汲取了山水的灵气,对他的艺术生涯有着重要的影响。至今回想起来,方锦龙仍陶醉于当时坐在船头看夕阳西下,听渔歌唱晚的诗意之中。1978年,他孤身前往山东济南报考“前卫歌舞团”被破格录取,之后他在团里受到精心的栽培,在民族音乐的海洋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在新的天地里展翅高飞。他遍访南北名家及外国大师,演奏技巧得以迅速长进。1980年,18岁的方锦龙就以一曲《春江花月夜》倾倒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观众,经过十年的磨砺,他的演技日益精湛。1988年,他调到珠江之滨的广州“战士歌舞团”。有趣的是,当时“战歌”要他不是因为他是弹拨乐的高手,而是因为他的一手吉它弹唱的绝活。早在十多年前,他就凭此在济南得过流行歌曲演唱的大奖,并创作了《故乡的姑娘》、《属大龙的孩子》等数十首歌曲。方锦龙有个绰号叫“混江龙”,因为他曾喝过三江水--长江、黄河、珠江的水。“不是猛龙不过江”,方锦龙也不是等闲之辈,他凭自己的努力闯出一片音乐天空。

  最爱

  方锦龙说:“我能演奏百余种乐器,但是琵琶还是我最爱的乐器。因为西方乐器之王是钢琴,中国乐器之王则是琵琶,琵琶的‘批把指法道尽了所有弹拨乐的妙处。”他认为自己演奏琵琶、古筝、古琴、中阮可达一定高度,在中阮的演奏上,他独创“指拨法”。西方乐器吉它也是他拿手的,问他哪一种乐器最拿手,他说艺术是相通的,一通百通,所以他自信自己演奏的琵琶、古筝、古琴等都一样的好,没有孰高孰低。到广州的这些年来,除了苦练中国弹拨乐,他到过十几个国家演出,传播中国艺术之余不忘向各国艺术家求教,学习芬兰甘达莱、俄罗斯三角琴、印度西塔尔、朝鲜伽耶琴、西班牙古典吉它尤其是日本三味线的演奏技巧,并将此融会贯通,他的古典吉它用内弦滚奏、外弦分解的弹拨方法一反常规,令维也纳的吉它演奏家也叹为观止。1995年,他身携多种民族乐器,分别在荷兰、比利时、德国、奥地利、日本等国演奏,所到之处观众反应强烈。在日本,他用十一种乐器演奏唐代古乐,日本观众称之为“天籁”,评他的器乐演奏“无与伦比”,誉他的音乐如“天上的声音”。当美国摇滚乐大师威克听完他的演奏后十分吃惊地感叹:“你的琵琶具有一种木结构的音响组合,这非常伟大,伟大之处是用你的思想和灵魂来演奏的,绝不同于电子乐发出的声音……”他对民族音乐的痴迷以及对民族弹拨乐技巧孜孜不倦的求索,使得他的演奏技艺日趋成熟,也使他的精神境界独具品味。

  就这样他活动的地域纵跨三江,在艺术领域里又触类旁通,博采众长,在琵琶演奏技法上汲取了多种乐器的营养,逐渐成为弹拨乐领域的佼佼者之一。1994年在香港沙田大会堂举行的“方锦龙琵琶独奏音乐会”上,他一人独奏16首曲子,既无演员伴舞,也无伴奏与协奏,听众毫无单调之感,乐评人认为他的演奏已非“精彩”二字所能形容,已经创造了新意境。
 
  他的琵琶演奏别具一格,借鉴了许多种乐器的手法,巧妙运用,被专家誉为“以无法为有法,唯独秀于诸家”,“富有创造性的新派琵琶演奏家”。评论家称他演奏的乐曲既保留传统精髓,又有时代气息。如他在演奏《渔舟唱晚》时,用五指弹奏六连音,就是模仿古筝的花指而来,达到“似筝非筝”的境界,还用古琴的泛音意念在琵琶上演奏连续人工泛音,并且借鉴刘德海三指划弦技法,用轮、拂、扫、挑等手法改变传统重音习惯连接等等。著名高胡演奏家余其伟曾经这样评价方锦龙的琵琶演奏:“在他的琵琶天地里,你会发现许多令人叫绝的‘新招:用吉它手法去改变传统琵琶的碰弦位置,发出一种类似弱音小号的音色,那境界如暮鼓晨钟,既悠远又明净;右手摘粗弦,左手打弦带弦,三个手指同时摆出三个声部,听似和尚念经时的呢喃,既神秘又肃穆;借鉴胡琴的滑音手法,给弹拨旋律注入一份绵绵的柔情。”

  缘分

  演奏之余,方锦龙还有收藏乐器的“雅癖”,其中有堪称无价之宝的珍品。他家中有“聚博斋”,他解释:“博”有双重意义,一是“广集世界弹拨乐器”,二是指“博学”。他收藏了中国最主要的民族及少数民族乐器近百件,还有部分国外的弹拨乐器。

  他的第一件藏品是他最宝贵的藏品,这是一个叫作“缘分”的故事。那是1979年,他刚刚进入前卫歌舞团,一天早上,他和一帮朋友去一个叫“千佛山”的山上观山,路上,他们碰上一位衣着褴褛,显得有些穷困潦倒的中年人,他背着一把琵琶,这琵琶当时是破烂不堪的,生漆暴出很多纹路,它的背面有三个字“春夜游”。方锦龙与此琴“一见钟情”,决定买下来,当时的方锦龙,每月津贴只有7元,但他求朋友把身上的钱借给他,好不容易才凑够了50元把琴买下。后来得知,这是明末清初的南音琵琶,是稀世珍品。看来是他和这宝贵的古琴有缘。后来他开始收集弹拨乐器,收藏的范围越来越大,中国的“吹拉弹打”样样都有。有人说过:人无“癖”则不可交也。说的是如果一个人没能对某种事情全情投入,爱之成癖,那这个人多半也不会有任何作为,也不会是个有情的人,则不能与他交往。方锦龙宝贝他的琴,一个好的音乐家首先当是个爱琴人。他说,每件乐器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会继续收集,等有了机会,自己就搞一个乐器博物馆,让下一代能了解更多的中国民族音乐传统。他已经请国画大师关山月为自己未来的乐器博物馆题字“锦龙中国乐器馆”。

  修养

  老一辈的艺人没有任何包装,但是他们的音乐里有他们的生命。而年轻的音乐人有的是良好的包装和优越的条件,却未必能作出感人的生命之声。双目失明的阿炳靠卖唱为生,他在黑暗、贫困中挣扎了几十年,他对痛苦生活的感受,通过他的音乐反映出来,没有因为生活艰难困苦而消极、庸俗,相反,他的音乐透露出一种来自生活底层的健康而深沉的气息。阿炳用他的生命凝成了《二泉映月》等不朽作品,一生留下了《二泉映月》、《听松》、《寒春风曲》三首二胡作品和《大浪淘沙》、《龙船》、《昭君出塞》三首琵琶作品。现代社会太急功近利,实在不利于音乐人潜心研究自己的音乐,年轻的音乐家需要的是加强自己的修养,演员都知道,当演员的技巧都掌握了之后,最后拼的是文化底蕴,比的是修养,演员无数,而大师则一代人中寥寥无几也。而琴声如人,俨然古风的琵琶更不容一丝的俗音。方锦龙说他已经开始拜师学书法,学国画,还对茶道、气功颇有心得,想从琴、棋、书、画等方面汲取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点滴,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使自己的演奏更有内涵。

  方锦龙称自己为“变色龙”,因为自己能随时转换角色,需要他经营、洽谈,他兴致勃勃,上窜下跳;需要他练琴,他可以马上闭门谢客、静心练琴。有时会挟一把古琴,在深山松林之下,效古人孤高出世。他可以是一个十分入世,喜热闹的人。他说无论在做什么,都是一种学习,艺术家不可能闭门造车,否则会脱离时代。

  追求

  方锦龙能演奏,能作曲,能配器,编曲,能填词,还能演唱、能指挥,而且能策划,是一个全能的艺术人才。年轻、有才华,更加上精力充沛,有理想,所以他有做不完的事,有无穷无尽的计划。他说他喜欢广东,因为广东有丰富的三大乐种粤乐、潮乐和汉乐,因为广东有开放的环境和氛围。今年初,方锦龙调到广东省艺术研究所,所里成立“锦龙音乐工作室”,由他担任室主,“所领导给了我充分发挥专长的空间,还无条件地支持我”。他说自己就好像是千里马终于找到了伯乐,充满了知遇之感。这意味着他可以心无旁骛地实现他的理想,放开手脚、风风火火地大干一番,宏扬民族音乐,把民族音乐推向世界、推向新世纪。工作室刚成立,他已经策划了几场演出,几项合作计划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还有更多更好的主意正等着实现。和他交谈,你会发现他的思路如天马行空,无拘无束,说到艺术,说到琵琶,马上就兴奋起来,这时他的眼睛、甚至整张脸都会亮起来。有那么多的想法、有那么多的精力、那么多的演出,除了弹琴,他还能做好多好多,是一个闲不住的人……

  他说:“我是两条腿走路,一条腿扎根在传统中,另一条腿走的是现代的路。”他能用敦煌古乐器奏唐代古乐,也能演奏流行音乐,出过十分原汁原味的传统音乐唱片,也出过流行的音乐唱片,他策划的音乐会有用爵士节奏来处理民歌的。他主张造两种琵琶,一种就是传统的琵琶,奏古曲,另一种是改良的MIDI琵琶,可以突破琵琶的局限奏出新效果,甚至可以演奏摇滚乐。

  英国有个年轻的华裔小提琴手陈美,用一把充满动感和流行因素的小提琴征服了全世界,她的经纪人梅尔·布什成功地把她包装成“流行的陈美”,是对古典的小提琴表现能力的一种反叛,使她从无数的琴艺精湛的乐手中脱颖而出。这完全是一种策略上的成功。尽管有人对她的演奏方式提出质疑,认为她是对古典音乐的不敬。但她的成功表明小提琴不仅仅是表现古典的一种乐器,更能让很多人在音乐中找到快乐和轻松的感觉。时代在进步,21世纪的民族音乐应该朝哪个方向走,是永远奏那幽幽古韵,还是古乐新奏?方锦龙认为“流行的陈美”可以接受,艺术家应该有开放的心态。古琴、箜篌、琵琶、柳琴、阮咸、古筝等这些乐器代表了辉煌的中国文化,是独特的迷人的东方之声,但古琴应该奏新曲,艺术应该创新才有生命力。美国的朋友正在筹划让方锦龙和美国萨克斯管演奏家KENNY.G同台演出,到时中国民族乐器将会被更多的人认识。他认为诸如琵琶这样的古老民乐深奥玄妙,有着很强的生命力,但也有着一定的局限性,需要新一代人不断创新和改进,因而,要摸索出一条中国弹拨乐的新路子来,还要不停地发奋努力。他说“这些年,民族音乐不景气,不少人整天叫苦,等着政府来扶持。其实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艺术家,首先想到的应该是实干,应该问问自己能为民族音乐的振兴做出怎样的贡献。” “我注重的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因为如果太注重结果,那可能永远也迈不开大步去尝试。”方锦龙属于性格坚强的行动派,压力和挫折只能让他更坚韧。也正因为如此,他独爱英雄项羽,他最欣赏李清照的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他在琵琶曲《霸王卸甲》中演绎了自己对项羽的独特理解。

  理想

  方锦龙说:“我的理想是创吉尼斯世界纪录,成为世界上能演奏最多世界民族乐器的人。我希望经过自己和其他人的努力,有那么一天,外国练琵琶的人像中国练小提琴的人一样多。我想把广东三大乐种用传统精粹与现代的演绎手法完美结合,推到世界上去,争取能组一个民乐团出现在维也纳的金色大厅里。”

相关内容

  • 二胡艺术家舒希 “美丽星期天”开音乐会2014-12-3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