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见我,是不是失望了?我是不够仙风道骨啦,有朋友建议我蓄胡子、留长发,有人建议我一定要穿这样的衣服,我说,那我岂不是要拐棍更好”,采访结束后,李祥霆收着那张“九霄环佩”,笑得……憨憨的。
采访时间到了,他竟然还在隔壁房间弹琴。听说要拍照,又立刻交待人询问穿长衫好,还是短唐装?原听说他怎么怎么张狂,聊下来倒发现老人家特容易开心,尤其说到一帮观众“为难”他即兴弹唱什么现代诗、流行歌词,眼睛都笑得像月牙,弯弯的。
“聊完啦?给你们弹两首好吧?”于是我们听到了引他进了古琴之门的《关山月》,还配有一本正经的奏前解说。还有这样主动要表演的?要知道昨天现场只有5名“观众”。
多古怪的题目都能即兴演奏
记者:大家比较关心周六音乐会上您会不会也让观众出题即兴演奏?这已经成为您的标识了。
李祥霆:观众最喜欢听的,都是即兴演奏。今年初在香港独奏的时候,观众要求我即兴来一段“开着小车过闹市”,我想了一想,觉得现在车引擎声音小,也没用喇叭,香港也不堵车,所以应该表现的是快速运动中的祥和以及流动中的光彩。我想艺术最追求的应该是内在。还加了“爱人”在里面。这个即兴演奏的事情到今年正好20年,是从我1989年去英国剑桥大学做一年“古琴即兴演奏”研究开始的,1990年第一次尝试是在台湾,演出后半场就由观众出诗词,我来即兴弹唱,有李白的《将进酒》、他们还出“春风”、“荷花”这样的命题。为什么大家喜欢?因为这样自己的乐思就变成音乐了。
记者:20年来,在音乐会上的即兴演奏,有很多古怪的题目吧?有没有被难倒过?
李祥霆:多奇怪的都有,但从没被难倒。比如在美国有“狐狸追天鹅”的题目,没关系,我可以弹天鹅的优美,狐狸的狡黠,两者追逐,表现活力与智慧。还有“旧金山飞机场”,我就不表现轰鸣和起飞降落的声音,可以只是紧张有序的现代化机场环境嘛。在英国,BBC要求我即兴来无调性的,我也不觉得麻烦的。
我也没有想到自己居然什么曲子都可以即兴,拜伦的《我见过你哭》、曹操《短歌行》、很怪很怪的现代诗“地铁里的老照片……”什么的, 都没问题。如果观众递上来的是诗词、歌词,我都是自弹自唱的,有一回唱完了都不知道,人家给我即兴演奏和唱的是《绿岛小夜曲》。还有一次在河南,是周杰伦的歌。叫什么歌名我都忘记啦(据记者查证是《千里之外》),还没弹他们就全场大笑。一个挺时尚的女孩出的题。我就笑,我知道周杰伦啊,就是没听过他的歌。其实歌词挺好啊,词句是现代的,但是表现的感情从古就有。我最后就弹意境——一名美少女款款而来,若隐若现。
拒绝为《赤壁》配乐
记者:说到“实验”,听说差一点您还给《赤壁》配了周瑜、诸葛亮以琴对话那段?
李祥霆:吴宇森找到我,要我做一首曲子,周瑜弹的部分忧郁不安,诸葛亮弹的阳光、友善。我说做不到啊,每一首曲子都只有一个固定的表现内容,不可能两种矛盾同时出现。如果是两个人即兴弹两首曲子,也就是对答倒是可以。但也不能弹到一半被对方打断。我说这么编剧的人,一定不懂音乐。结果听说吴宇森也是编剧之一。
后来我看《赤壁》,诸葛亮与周瑜弹的是《广陵散》《流水》的片段,再用电脑编辑调整,我觉得变成什么曲子都不是了,误导观众,人家以为古琴曲就这样。
学古琴需要真喜欢
记者:可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你怎么能让他明白什么叫意境?还有很多人觉得古琴要很有修养的人才容易学好。
李祥霆:这个问题说来既复杂又简单,只要是古典艺术,让小孩喜欢就不容易,不是学起来难,是喜欢上不容易。但音乐这东西本来就是需要天赋的,有的孩子就是喜欢而且学得很好。古琴同样有小天才。我主张的是,你可以不喜欢,不能不知道,其实音乐课里只要准备一张不到一小时的CD,加上文字解说,就可以让我们的孩子,对古琴有完整的了解啊。古琴应该像唐诗宋词那样影响中国人,可是没太多人重视这个事。
我现阶段从不选择学生,不设门槛就是想鼓励大家来学习古琴。古琴常被人说是神圣不可解、高不可攀,这其实也是一种误解,看上去好像是抬高了古琴的地位,实际上是破坏了古琴的内涵。我不喜欢自命不凡的人,很多“文化骗子”学古琴,是想证明自己有多厉害,“你不会古琴,我会”,最怕这种人。实际上,自诩很有文化学识的人来学,倒是常常学不好了。学古琴只需要一颗真的喜欢它的心。
(来源:厦门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