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喜欢纯古的格调
尽管终日与古琴摩挲厮守,龚一却不喜欢完全纯粹的古代格调,古老的氛围若无现代元素的点缀,就会显得沉闷、老气横秋。
龚一的客厅渲染出明代特有的书香门第之气,客厅墙上“易俗斋”三字,这是大学者王世襄先生为他题的斋名。大框线条镶出的窗棂格调明快,配以垂落的细帘,颇似古时官舫的舱窗。画镜线在今天的居室装潢中已被视为老套,而龚一还是中规中矩地在四周墙上嵌上了画镜线,这既为突出整体的严谨,又能悬挂他的古琴。与许多文人一样,室内的主家具以鸡翅木为主,即便是现代造型的音响柜,也是鸡翅木的,存放唱片的卷帘门可以不露痕迹地灵巧伸缩,做工十分精细,这些都是龚一按精通明式家具的王世襄先生的设计COPY制成。
龚一更喜欢津津乐道的是他最得意的红木琴桌。现在一般的琴桌,从严格意义上说,都只能算是香案,而这张他自己设计的明式琴桌,没有横档撑角,硬是用厚厚的原材劈开制成的,配上展开的谱架,一眼就显出其特有的厚重感。龚一为整个房间配置了很协调的灯具,天花板选用木框式顶灯,琴桌旁是红木明式落地灯,造型简单,真难说那是一种古朴,还是一种时新。
古琴和收藏
除了他的专业古琴外,龚一还喜爱古典文学、诗词格赋、书法绘画和摄影,同时还迷恋收藏。这里有满柜的书,书房走道中落地的陈列柜上,置放着他多年来的收藏,有瓷器、陶罐、印石和文房四宝。据说其中有一方印章,还是明代江南四大才子———文徵明的儿子的。
然而与龚一所收藏的古琴相比,其他的收藏实在算不了什么。70年代,当别人忙着扫“四旧”时,龚一迷上了古琴收藏。几十年下来,收藏颇丰,光北宋、元、清年代流传下来的古琴就收了有五张。因此他的藏品室题名为“五琴堂”。他收藏的两张最得意的古琴珍品是“蕤宾铁”和“正吟琴”。其中“蕤宾铁”琴音色苍古,据《西湖志》记载,此琴原为一法师所蓄,乃宋元遗物,属近代所稀有。“正吟琴”乃南京张正吟先生传予龚一,据称,此琴原为李清照遗物。
那天我去拜访龚一时,正逢先生的女弟子登门求教。叙谈间,一曲《梅花三弄》在姑娘的纤纤玉指间袅袅有声。从喧闹的市区漫步踏进这一片幽静之中,忽生想:毕生埋头于操奏古琴,多少是有点寂寞的事。看龚一,悠然不觉周边事,若身在魏晋。移目读墙上那首诗:“午梦初回理旧琴,草炉重炷海南沉。茅檐三日萧萧雨,又展芭蕉数尺阴。”那是书法家张森的题赠。遂想:活在诗里的人,是喜寂寞的。
龚一简历
古琴演奏家,中国琴会副会长,与二胡演奏家闵惠芬、笛子演奏家俞逊发并称为民乐演奏三大家。一级演奏家,曾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现任上海音乐学院兼职教授,在他开办的“亭艺琴苑”进行古琴演奏、教学和研究工作,并从事古琴收藏。先后录制有《山水情》等数张古琴演奏专辑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