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俐电影《西楚霸王》即兴配乐
记者:听说您曾给多达26部电影演奏插曲,能否跟我们分享一下其中有趣的故事?
李炜:我记得上世纪90年代初,曾经给巩俐主演的香港电影《西楚霸王》演奏配乐,负责电影音乐部分的是香港著名音乐人黄霑,他通过广东民族乐团找到我。那个时候我给电影配乐,通常手头都没有谱子,都是即兴编配。给《西楚霸王》配乐的时候,我没在电影拍摄现场,也没有看到成片,怎么办呢?就靠导演来给我们“说戏”。比方导演说,这里项羽要战败了,霸王别姬,需要一段悲怆的音乐,时间长度为多少,前后画面如何衔接等等。我就在脑海中想象电影中的场景会是怎样,音乐如何跟画面配合,即兴编配很有意思。
请老外听民乐,好比请人吃粤菜
记者:自从1998年移民加拿大以来,您一直在海外从事古筝创作、演出和教学工作,这10年您在传播和推广民乐方面有什么心得?
李炜:在国外的10年时间让我换了一个立足点看待民乐。有一次,我到一家大学去做讲座,对方要求我在现场示范演奏一些曲目,“点播”的全是《出水莲》、《高山流水》、《渔舟唱晚》等最传统的曲子,而我提出的一些“现代派”曲目全被否决了。我在国外开音乐会,最受欢迎的还是传统曲目,最多在返场时来一首西方民歌或流行作品当作“甜品”。由此,我就有了一个心得,请老外听民乐,好比请人吃粤菜,一定要拿出地地道道的东西,不能为了曲意迎合故意在这道“粤菜”里面添加西洋的味道,“甜品”和“主菜”的地位是不可以颠倒的。在国外,越“土”的曲子越受欢迎。
今年有望回广东巡演
记者:您获得格莱美提名之后,很多广东音乐人士都表示了衷心祝贺,请问您今年有没有回来开音乐会的打算?
李炜:我计划今年在北美展开巡演,可能会在年内回广州、汕头等地举行音乐会。这次不仅是我作为广东人第一次获得格莱美提名,也让《饿马摇铃》等广东音乐作品第一次进入了国际顶尖音乐大奖的视线。广东音乐在北美深受欢迎,对我个人来说,更是故土之音,意义重大,我会考虑在巡演中增加广东音乐的分量,包括一些潮州筝派、客家筝派的代表作。
(来源: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