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鸣,1925年6月生,山东莱芜市人。作曲家、理论家、音乐教育家。中国音协第四届常务理事。1980—1989年任辽宁音协副主席,1989年—1994年任辽宁音协主席。主要作品有大合唱、清唱剧《森林大合唱》、《胜利花开遍地红》,电影音乐《祖国的东北》,歌曲《秋收》、《果园之歌》等;出版音乐专著《歌曲作法教程》(与竹风合作)。
我获得终身成就奖,是不是“成就”不好说,但“终身”一定是为中国的革命事业奋斗了一辈子。我十几岁参加工作,16岁入党,我的一生是不平常的一生,是战斗的一生,是学习的一生,是服务的一生。80多岁的人了,我将尽我所能在党的鼓励、培养、指导下为艺术事业为音乐事业服务。
乔羽,1927年11月15日生,山东济宁人。词作家,一级编剧。曾任中国歌剧舞剧院院长、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主席、第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主要创作有歌剧剧本《杏林记》、《果园姐妹》等;歌词《让我们荡起双桨》、《人说山西好风光》、《祖国颂》、《难忘今宵》、《牡丹之歌》等。已出版发行《乔羽文集》。
没想到把终身成就奖颁给我。我赞成有此奖项,一个人一生兢兢业业,从青年到中年再到老年,一直不断取得成就,应该表扬。这是挺好的事,不容易获得,挺开心的。
刘淑芳,1926年生,重庆市人。国家一级演员,中国首届金唱片奖获奖者,国际声乐比赛两次获奖。中国音协第三届理事,中俄友好协会理事。师从黄友葵、喻宜宣、苏石林(俄)多位专家。她的演唱颇具特色和个性,由她演唱的印尼歌曲《宝贝》感动了几代人。译配外国歌曲《宝贝》、《鸽子》、《三套车》100多首。
获得这个奖很激动,成就不是一天两天取得的,也不仅是自己一个人的成就,从周恩来总理到李凌老师对我的关心培养,同时自己热爱音乐热爱艺术,才能取得今天的成就,获得这个奖对我是更大的鼓励。
吴祖强,1927年7月生于北京,江苏武进人。作曲家、音乐理论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1952—1958年先后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及莫斯科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理论作曲系。1978年任中央音乐学院副院长,1982—1988年任院长,1998年任名誉院长迄今。1999年、2004年连续被推选为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
音乐创作有舞剧《鱼美人》、《红色娘子军》、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与人合作)等。编著教科书《曲式与作品分析》。1999年起曾连任三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属国际音乐理事会执行理事。1997年荣获俄罗斯联邦叶利钦总统亲自授予的俄罗斯国家友谊勋章。
获得这项荣誉应该珍视,这是对一个人所取得成就的尊重和评价。凭心而说,我一直在努力工作,为了自己的国家,我没有松懈过,在岗位上能尽力的我都尽力而为了,需要我做的事我还会努力。
杨儒怀,1925年8月生,河北遵化县人。作曲理论教授。现为中央音乐学院特聘教授。历任北京市第七、第八届政协委员。出版有《音乐分析论文集》、《音乐的分析与创作》、《曲式结构的理论基础论文集》、《变奏曲式结构的发展》、《自由曲式结构的形成与发展》等著作。他培养的学生有李西安、施万春、金湘等。
获得终身成就奖很意外,我想了想,从我个人来讲也许是以下三个因素:一是改革,把好的教材加以改革;二是开放,不只学苏联派、英美派等,要学习全世界;三是继承,继承中国人解放后取得的成就。这三个方面是我写书的基础,也许是获奖的原因吧。
肖民,1927年生,山东单县人。1939年开始从事部队文艺工作。1956年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进修。曾任广州军区文工团副团长、广州军区政治部创作组副组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第四届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广东分会第二、三届副主席。
主要作品有:歌曲《人民军队忠于党》,此曲流行广,影响大,被誉为第二军歌。另有《井冈山上采杨梅》、《火把节之夜》和大合唱《万山红遍》;舞剧音乐《菊花传》等。出版有《梅与樱——肖民歌曲选》。
算起来,80岁以上的人应该是年轻时至少经历过抗战,在党的文艺方针指引下用音乐来反映抗日民众的生活,用音乐表达抗日军民的心声,用音乐激励抗日民众的奋斗精神,我只不过是其中的一员,从这个意义上讲,我获得的终身成就奖应该属于那个时代的所有音乐工作者。
赵行道,1921年7月生,湖北汉阳人。1950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任教。出版器乐作曲系列著作《器乐作曲基础教程》、《器乐作曲的和声思维》、《器乐作曲的多声思维》、《器乐作曲的结构思维》、《器乐作曲的现代作曲手法与实践》、《民族器乐作曲实践》。创作有大型乐队合唱作品《建设大西北》、钢琴曲《纺车》、民族管弦乐《大吹歌—忆苦思甜》等。培养的学生有谭盾、关峡等。
获得终身成就奖是很大的荣誉,这荣誉属于中央音乐学院,感激在中央院工作期间学校给予的帮助,荣誉是属于大家的。
郭淑珍,1927年6月1日生于天津,祖籍山东省长清县。女高音歌唱家、声乐教授。1949年进入中央音乐学院,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53年公派留学苏联,1958年毕业于莫斯科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获优等生毕业证书及优秀歌剧和音乐会演唱家称号。1957年获国际声乐比赛一等奖和金质奖章。1989年获首届国家金唱片奖。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三、四届理事。培养的学生有邓韵、幺红、吴碧霞等。
获得金钟奖是对过去的认可,更重要的是一种激励,激励我工作到终身,奉献到终身。我很荣幸,感到高兴快乐幸福,更主要的有一种力量,让我保持一种向上的精神。我没有退休,有工作的欲望,工作使我获得更多幸福,教学使我感到高兴、快乐、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