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 业课 初 试 内 容
|
专业主课 |
考试要求 |
专业基础课 |
考试要求 | ||
音 乐 学 |
01西方音乐史 |
学术型: ⑴ 范围:中世纪至20世纪初。 ⑵ 要求:掌握西方音乐史基本知识,理解历史现象并有一定的逻辑解释能力。 ⑶ 写作命题论文。 |
音乐学综合理论 五部分组成 |
a.音乐学概论; b.西方音乐史; c.中国音乐史; d.音乐美学原理; e.中国民族音乐概论。 |
1、必答 “音乐学概论”;2、任选其余四部分中的两部分,但不得选择属于自己专业主课的部分。 (满分150分,3小时) | |
02音乐美学 |
学术型: ⑴ 范围:一般美学知识(基本观念、概念、思潮、著名美学家及其作品);音乐美学基本知识(对象、范围、方法、思潮、著名音乐美学家及其作品);中国音乐美学基本特征,著名观点、流派、古代音乐美学文献标注和今译。 ⑵ 要求:具有美学学科的思辨能力、分析能力和表述能力。 ⑶ 写作命题论文。 | |||||
03民族音乐学 |
学术型: ⑴ 范围:基本掌握以汉民族为主的中国传统音乐知识;熟悉中国传统音乐中主要品种的音响;基本掌握民族音乐学的学科理论(历史、观念、方法等)。 ⑵ 要求:具有民族音乐感性知识及一定的分析能力和理论思维。“西安鼓乐” 研究方向须具备相应的理论知识。 ⑶ 写作命题论文。 | |||||
04 中国古代音乐史 |
学术型: ⑴ 范围:先秦至明清。 ⑵ 要求:掌握中国古代音乐史基本知识;以及代表性音乐作品的听辨;理解历史现象并有一定的逻辑分析及解释能力。 ⑶ 写作命题论文。 | |||||
05中国近现 代音乐史 |
学术型: ⑴ 范围:明清至20世纪中期。 ⑵ 要求:掌握中国近现代音乐史基本知识,以及相关音乐作品分析、音乐音响主题听辨;理解历史现象并有一定的逻辑分析及解释能力。 ⑶ 专题论文写作。 | |||||
06音乐编辑学 |
学术型: ⑴ 范围:了解和熟悉中国图书编辑出版历史;掌握中国近现代音乐发展脉络和历史事实;对编辑以及音乐编辑的基本职能有所认识和分析。 ⑵ 要求:具有跨学科认知、分析和研究能力。 ⑶ 写作命题论文。 | |||||
07 音乐教育学 |
学术型: (1)范围:掌握中外音乐教育史基本知识,了解国际著名音乐教育体系及基本教学方法;具有较好的音乐基础理论功底及较高的演唱、演奏、舞蹈表演能力。 (2)要求:具有一定的音乐学、教育学、心理学基础知识,较强的写作研究、语言表达及课堂教学组织能力。 (3)写作命题论文。 | |||||
08中国琴学 |
学术型: (1)范围:中国琴学综合理论。 (2)要求:掌握中国琴学的基本知识;具有一定的琴学理论基础与研究能力。 (3) 具有高层次古琴演奏技术水准。 | |||||
|
专业主课 (业务2) |
考试要求 |
专业基础课 (业务1) |
考试要求 |
| |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
09作曲 |
学术型、专业型: 体裁:弦乐四重奏或钢琴曲写作。 结构:奏鸣曲式结构以内。 |
作曲技术综合理论及音乐史常识A(六部分组成) |
a.作曲:室内乐写作; b.和声:和声写作; c.复调:三部对位写作; d.配器:根据钢琴谱片段改编成双管编制乐队总谱; e.曲式:作品分析; f.中外音乐史常识 |
每位考生须答其中三部分;中外音乐史常识部分为必答;其余两部分内容采取抽签方式确定。(满分150分,3小时) 注:回避主科方向内容。 |
|
10和声 |
学术型: 传统和声(半音体系和声、和声模进、和声外音的各种形式及各种关系转调的分析或写作)。 |
| ||||
11复调 |
学术型: 三声部、四声部赋格,呈示部、展开部其中一部分的分析或写作。 |
| ||||
12曲式 |
学术型: 大型曲式分析及与考试内容相关的和声、复调等音乐要素的分析。 |
| ||||
13配器 |
学术型: 为指定内容配器或分析指定管弦乐作品或将指定总谱改编为缩谱。 |
| ||||
指 挥 |
14指挥 |
学术型、专业型: ⑴ 管弦乐方向:交响乐作品一首。相当于贝多芬《第一交响曲》第1、2乐章;莫扎特《弦乐小乐曲》(KV522)第1乐章程度。 ⑵ 民族管弦乐方向:民族管弦乐作品一首(抽考)。彭修文改编《月儿高》;饶余燕《骊山吟》;赵季平《心香》; 赵季平、鲁日融《长安社火》;周煜国、雷光耀《赶街》;顾冠仁《驼铃响叮当》。 (3)视谱指挥 |
作曲技术综合理论及音乐史常识A(六部分组成) |
a.作曲:室内乐写作; b.和声:和声写作; c.复调:三部对位写作; d.配器:根据钢琴谱片段改编成双管编制乐队总谱; e.曲式:作品分析; f.中外音乐史常识 |
共答三部分。其中必答和声、中外音乐史常识,其他科目任选其一。(满分150分,3小时) |
|
视 唱 练 耳 |
15视唱练耳 |
学术型: 视唱、听写及论文写作 |
作曲技术综合理论及音乐史常识B(六部分组成) |
a.作曲:为指定视唱配写钢琴伴奏; b.和声:和声写作; c.复调:二部对位写作; d.配器:根据钢琴谱片段改编成双管编制乐队总谱; e.曲式:作品分析; f.中外音乐史常识 |
共答三部分。其中必答和声、中外音乐史常识,其他科目任选其一。(满分150分,3小时) |
|
音 乐 表 演 |
16钢琴演奏 |
学术型: ⑴练习曲两首(其中必弹一首肖邦练习曲,除作品10之3、10之9、25之2); ⑵复调作品一首(巴赫平均律,赋格必弹须三声部以上); ⑶古典奏鸣曲快板乐章(选自海顿、莫扎特、贝多芬、舒伯特奏鸣曲曲式); ⑷自选乐曲一首,中外皆可; ⑸全部曲目演奏时间不超过25分钟。 专业型: ⑴、⑵、⑶、⑷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⑸室内乐作品(钢琴与其它乐器)或近现代钢琴作品(中外不限)任选一首; ⑹全部曲目演奏时间不超过30分钟; ⑺ 视奏。 |
中外音乐史 |
笔答 (满分150分,3小时) |
| |
17手风琴演奏 |
学术型: ⑴复调作品一首(巴赫平均律或以上程度); ⑵自由低音手风琴原创多乐章作品一首(奏鸣曲或组曲); ⑶自选作品一首。 专业型: ⑴、⑵、⑶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⑷视奏。 |
| ||||
18双排键电子琴 |
学术型: ⑴复调作品一首(三声部以上); ⑵古典交响乐作品一首; ⑶自选乐曲一首; ⑷自创、自编音乐作品一首(交总谱)。 专业型: ⑴、⑵、⑶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⑷视奏。 |
| ||||
19-25管乐演奏 |
学术型: ⑴ 音阶:24个大小调(抽考); ⑵, 练习曲:快慢各一首(技巧性1首、音乐性1首); ⑶大型协奏曲一首(含华彩)和奏鸣曲1首(两个乐章,一快一慢),要求不同时代; 专业型: ⑴、⑵、⑶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⑷ 中小型独奏曲一首(20世纪以后作品); ⑸ 视奏。 |
| ||||
26小提琴 |
学术型: ⑴演奏卡尔费勒小提琴音阶一套(包括单音、双音两大部分); ⑵演奏帕格尼尼随想曲一首; ⑶演奏协奏曲一首(一或二、三乐章,含华彩); ⑷巴赫无伴奏奏鸣曲与组曲,演奏一慢一快两段。 专业型: ⑴、⑵、⑶、⑷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⑸ 中小型独奏曲一首(20世纪以后作品); ⑹ 视奏。 |
| ||||
27大提琴 |
学术型: ⑴音阶、琶音(四个八度);双音:三、六、八度(三个八度); ⑵练习曲一首(从以下作品中选取)A.皮阿蒂12首随想曲;M.布克尼克4首音乐会练习曲; ⑶巴赫六首无伴奏大提琴组曲中的前奏曲自选一首; ⑷奏鸣曲一首(从以下作品中选取)L.V. 贝多芬五首奏鸣曲;J. 勃拉姆斯Op.38(e小调);J.勃拉姆斯Op.99(F大调); ⑸协奏曲一首(自选两个乐章,一快一慢)。 专业型: ⑴、⑵、⑶、⑷、⑸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⑹中小型独奏曲一首(20世纪以后作品); ⑺ 视奏。 |
| ||||
28低音提琴 |
学术型: (1)音阶、琶音(三个八度); (2)高级练习曲一首(从以下作品中自选)J.E.Storch 25首练习曲;F.Simandl 24练习曲; (3)无伴奏组曲中的一首舞曲(从以下两首自选)J.S.Bach 六首无伴奏组曲; H.Fryba 无伴奏组曲; (4)完整奏鸣曲一首; (5)完整协奏曲一首。 专业型: ⑴、⑵、⑶、⑷、⑸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⑹ 视奏。 |
| ||||
29打击乐演奏 |
学术型: ⑴ 小鼓:德蕾克留斯《十二首小鼓练习曲》(自选其中两首); ⑵马林巴:巴赫小提琴六首无伴奏奏鸣曲g小调第三组曲《恰空》;安倍圭子、艾瑞克-山穆(Eric Summat)、斯帝文(stevens)三位作曲家的马林巴作品自选一首(四槌)。 专业型: ⑴、⑵项内容同以上学术型; ⑶定音鼓:独奏、奏鸣曲或协奏曲一首;交响乐困难片段,可选莫扎特、贝多芬、柴科夫斯基、马勒、勃拉姆斯作品; ⑷抽考:木琴、钟琴、颤音琴; ⑸ 视奏。 |
| ||||
30-37 中国乐器演奏 |
学术型: ⑴ 技巧性和音乐性练习曲各一首; ⑵ 乐曲:传统作品2首;不同风格的近现代作品2首。 专业型: ⑴、⑵同以上学术型; ⑶ 视奏(民族管弦乐队作品片段)。 |
| ||||
|
38声乐演唱 |
学术型美声: ⑴外国歌剧咏叹调三首; ⑵10—15分钟的艺术歌曲(含一首中文作品); ⑶在以上(1)(2)中现场抽考其中二首; ⑷所有声乐作品除中文外,须体现意、德、法三种语言;均须用原文原调演唱。 专业型美声: ⑴、⑵、⑷同以上学术型; ⑶在以上(1)(2)中现场抽考其中四首; ⑸视唱。 学术型民族声乐: ⑴中国歌剧作品一首; ⑵中国古诗词作品一首(古典曲目或近现代创作曲目); ⑶中国传统民歌或戏曲选段一首; ⑷中国现代创作作品或改编民歌一首; ⑸在以上(1)(2)(3)(4)所要求的演唱作品中现场抽考其中二首。 专业型民族声乐: ⑴、⑵、⑶、⑷同以上学术型; ⑸在以上(1)(2)(3)(4)中现场抽考其中三首; ⑹视唱。 |
中外音乐史 |
笔答 (满分150分,3小时) |
| |
音 乐 教 育 |
39声乐教学与演唱 |
学术型: ⑴ 准备6首曲目,抽考其中四首; ⑵ 中外艺术歌曲二首(外国歌曲要求用原文演唱); ⑶ 中外歌剧咏叹调二首(外国歌剧咏叹调要求用原文演唱)。 |
| |||
40钢琴教学与演奏 |
学术型: ⑴练习曲一首(肖邦或李斯特音乐会练习曲); ⑵复调作品一首(赋格须三声部以上); ⑶古典奏鸣曲一首(快板乐章); ⑷自选乐曲一首(中外皆可)。 ⑸视奏 |
| ||||
41手风琴教学与演奏 |
学术型: ⑴ 演奏复调作品一首(巴赫平均律或以上程度); ⑵ 演奏自由低音手风琴原创多乐章作品一首(奏鸣曲或组曲); ⑶ 演奏自选作品一首。 ⑷视奏 |
| ||||
42双排键电子琴教学与演奏 |
学术型: ⑴演奏古典复调作品一首; ⑵演奏交响乐作品一首(古典或近现代作品); ⑶演奏自己创编的“交响乐作品”或“中国作品”一首。 ⑷视奏 |
|
说明:音乐表演方向(16—37)和音乐教育方向(38-42)的专业考试,
主考老师可根据考试现场情况与考生类别决定考生曲目数量与内容。
专业复试内容
一、中外音乐作品分析
本卷分A卷、B卷、C卷三种,按百分制记分。其中:
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专业、指挥专业方向考A卷(其中曲式与作品分析方向考室内乐写作C卷)。
音乐学、视唱练耳、音乐表演及音乐教育方向考B卷。
二、外语考试
外语听力和口语考试。
三、面试
综合能力考察。其中,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指挥、音乐学、视唱练耳方向加试乐器演奏(钢琴或其它乐器)。
四、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