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体验
广东花城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内容丰富与学生生活实际联系紧密,改变了过去音乐教材中过于概念化,德育化,和不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现象。
新课程改革强调音乐教学,要在兴趣中学习,要让学生通过体验和参与来完成知识的掌握,这就决定了教材内容必须要让学生喜欢才能做到,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喜爱和理解,高中新教材“音乐鉴赏”为老师们完成新课改的教学目标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和帮助。
我们在教学中的最鲜明的体会是,教材的编排以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依据,将人生命之中不同阶段,人成长之中不同感情需求,人对生活环境与生活内容所感所悟,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事物和音乐的紧密关系结合起来,用不同内容,不同时期,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音乐作品,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就是音乐,音乐反映生活,通过对音乐的鉴赏达到对生命的认识,对感情的理解,对自然的热爱,改变了过去教材中过于强调学科专业,音乐流派等枯燥概念的倾向,这样既可已展示各国古今中外多姿多彩的音乐作品,又使人感到亲切自然。
其次是开创以主题方式作为教学中心的理念,所有教学活动都围绕教学主题进行,包括文字,音响资料的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选择,教学背景呈现和教学情境的设置等,所有工作都根据本课主题展开,为教师的教学拓展了发挥的空间,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积累和不断的学习,在教学中,从走进教材到走出教材,灵活多变生动有趣的进行教学,并逐步形成个人的教学特色,总之,教材的在一定程度上的开放性,为不同层次的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要求,实施教学留有发挥余地。
二 关于新教材培训的思考
拿到新教材以后大部分教师普遍感到不会上课了,不知应该从哪讲起,精神上和心理上有很大压力。
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即,音乐作品为中心,每节课课题就是音乐作品,音乐作品就是这节课的内容,教师就是教材的代言人,教师过于依赖教参,而教参只是对教材进行宏观的解释和说明,不可能针对每个学校不同学情需求,所以,过去的音乐教学难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也无法知道音乐与自己的学习和生活的关系,在教学方面反映出教师视野狭窄,教学内容单调,设计思路打不开,无法达到教学上的创新。
为此,我们根据教师的实际情况和新教材的要求,组织大家对新教材进行分析与研究,抓住新教材对教师要求的新变化,帮助教师建立新的教学习惯,找到深入新教材的教学路径,打开新的教学之门,新教材中每节课的内容是主题理念指导下的音乐作品鉴赏,主题理念是本节课教学发展的依据,音乐作品是感悟主题的依据,主题与音乐作品之间即是相互紧密联系又相互作用的。
教师要在上课之前对本课的主题进行全方位的思考,抓住主题与学生之间的紧密关系,科学合理的设计教学过程,认真分析音乐作品在揭示主题核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巧妙的利用事件的发展过程将音乐作品连接起来,从形式上和内容上达到吸引学生,用饱满的教学效果提升学生的思想境界和对事物的认识。
高中新教材的这种功能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教师的挑战,也是教材的编者为新课程改革实施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三 高中新教材培训方法
1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在思想上建立新的教学模式,有过去被动式改为主动式,要善于研究勤于思考,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总结出好的方法和一些规律性的东西,在实际的教学中针对某课的主题和教学内容,首先要在头脑中建全方位的思考背景,将音乐作品恰当放在背景中,运用教学中的各种要素强化教学效果,将教材中的音乐作品和教材以外的音乐作品根据主题的需要进行合理的安排和补充。
2规范备课的前期工作,从分析教学主题入手,研究学生的情况,确立教学方向和环节,整合教学所需的各种资料,进行教学设计等,为教学实施创设理论背景,情感背景,并为学生提供良好视听氛围。
3 根据每个人的特长在走进教材和走出教材中,创造出灵活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
4及时进行教学反思,将每一次课成功和缺憾的成因进行分析,找出解决的办法并写成文章,既是对自己的一次教学总结,也是对其他人的一次良好的借鉴,使教学在每一次循环中不断提高。
(天津市河西区教研室音乐教研员 唐 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