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课对于每位教师来说都是一次很好的提高教学和历练自己的机会。我从中也收益非浅。此次区级公开课中带给我的不仅是从一堂课中收获教学上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更重要的是让我意识到,公开课的经历是我在教学上从成长逐渐走向成熟必然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开始着手准备这节课时,其实就已经有了很大的压力。其一,没有做公开课的经验;其二,每周超量的课时没有精力去细心研究课。所以每次课后脑子里一直都在思考怎样设计这样一堂课:既要展示出新异,又要符合课改理念,又不能做成“表演课或包装课”。由于平时教学经验积累的少,理论学习的也不够深入,所以很长一段时间内,我的教学思路狭隘、打不开、理不出头绪。就在郁闷之时,教研员和几位年轻教师给出了诸多他们在教学中的设想,这样一下子就拓宽了我的视野,很快也拿出了我自己的教学方案。
初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让世界充满爱》这首歌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有着积极的作用。所以在设计中我以“让爱的主题贯穿本课”为隐性目标,在关注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同时,始终没有放弃发展学生的人文素养,尽量做到知识线索和人文线索共存,让课堂充满一种生命活力。每个教学环节始终围绕着让学生体会人类美好情感这条主线设计的,开始从学生的生活入手体会情感,再到用音乐语言表达情感,最后回归生活升华情感,形成了教学的三个模块,即呼唤“爱”—歌唱“爱”—感悟“爱”。
起初,我对自己的教学方案还是比较满意的。但第一次试讲后,我发现学生对我的教学设计并没有主动迎合,最后课的情感教学效果离要达到的预期效果也相差较远。这使我很头疼并开始怀疑自己,以致不敢再接受这节公开课对我的挑战了,就想打退堂鼓。后来孙老师和教研员唐老师再三鼓励我,给了我很大的信心,并且指出了这节课的漏洞,“课的设计再好,教学环节再全面,但课的设计没有考虑到所教授学生的基础水平和接受能力,这节课同样也是失败的”。这使我恍然大悟,一心光想着力求新异,追求教学形式的花样,但没有考虑我所教的学生水平,所以这节课必然失败。这不正是我们平时经常说到的“教师备课不仅要备教材更重要的是要要备学生”。之后,我立即修改了教案,删减教学中不适合学生的内容。再进行试讲,由于学生对这课已经熟悉了,没有了新鲜感,歌唱的情感很难调动,看到学生疲惫的演唱,我自己也没有激情再讲下去了,课上到一半我和学生就已经很被动了,我又一次失败的走下讲台。心想:“做一次课怎么这么难啊!离做课时间就还有两三天了,现在这种状况肯定是不行的,问题出现在哪?”,于是我马上又和教研员联系,听取课后的反馈,唐老师一直鼓励我,并肯定了这堂课的设计,指出想让学生感动、有激情,自己要先有激情,投入的讲课这样才能打动学生,对于学生疲惫的反应,可以考虑换班做课。听取意见后我又重新找回了自信,更换了班级,重新细致的修改了教学环节的衔接语言,尽可能的让整个教学既紧凑又衔接自然流畅,课下与做课班级的学生多做沟通,了解他们的特点。就这样反复的修改多次之后,终于迎来了正是做课那天。
从上课铃声想起那一刻,我首先以饱满的情绪和自信的眼神告诉学生:老师很自信,同时也相信你们是最棒的!之后我把对这首歌的认识及对着首歌曲的情感,投入渗透到每个教学环节中,用我的激情感染着每一位学生。巧妙的提问和顺理成章的环节链接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随着我的带动,学生的歌唱一次比一次动情,之后的手语教学和用水瓶子为歌曲伴奏,完整演绎了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把课堂气氛推向了高潮。学生发自内心、动情的演唱也带动了在场听课的教师,情不自禁的跟着学生学手语、歌唱。最后,“爱心感悟”我让每位学生把自己的爱心情感写在了我精心准备的爱心卡片上,然后亲手把每张红红的心型卡片全部都粘贴在一个大的爱心里,那里凝聚了每位学生、班主任老师和我的爱心。在歌曲背景音乐下,粘贴爱心卡片,使每一为学生的情感得到了进一步的升华,让学生充分体会到了只要每人都献出一颗爱心,就会让这个世界充满爱的这一人类最真挚的美好情感。
课后,老师的反馈给予了这堂课充分的肯定。让我感受到,做课前所有的失败与无奈在那一时刻都变成了很好的经验。通过这次做课,我很感谢给过我支持和帮助的老师、教研员。同时也要感谢“失败”,正是因为前几次的失败,才会成就今天收获的喜悦!做课带给我的不仅是一节课的收获,更重要的是它给了我人生历练的机会,给了我敢于挑战自己的机会,所以今后我要很好的把握它,让它成为我逐渐走向成熟的又一有效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