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从事音乐教学实践工作的教师,我们渴望通过教学活动传承人类经典的音乐艺术、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结。我们希望每一节音乐课都是孩子们获得艺术享受的过程。在教学实践中常常有这样、那样的困惑,经常听到青年教师问:“这节课我应该设计个什么样的活动?”或是“我这个环节怎么设计才能‘出彩’?”的确,面对内容丰富的教学用书、面对艺术素质日益提高的教学对象、面对浩如烟海的相关艺术常识教师难免手足无措,无法选择。针对这样的问题我认为还是首先要解决好“内容”与“形式”的关系问题。“内容”包括教材中显现出的教学内容,还包括隐含在教学内容中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基本技术。而“形式”则包括了教材的呈现形式、教学活动的呈现形式、师生互动的形式等等。在教学中要认真研读教材、审视教材、挖掘教材,准确把握“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这“三个维度”与课堂教学的关系,以新理念为指导备好课。新理念强调学习过程,但更强调学习的实效性。为使教学有趣有效,高趣高效,关键是备好课,细化三个维度的落实。提到备课,我们都能说出一套程序:备教材、备学生(了解学生先前学习经验、知识与能力的基础)、编写设计教案。但如何在备课过程中透过现象发现本质、抽丝剥茧,准确定位教学目标则显得尤为重要,正如人们常说的: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
我从2002年开始使用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小学教材,在几年的教学活动中,我和这套教材共同成长、共同完善、共同提高。应该承认在刚刚接触这套教材的时候,我被它新颖的内容、精美的插图所吸引,在经历了“走近教材──走进教材”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我被教材提供给我们的多样化的呈现形式、开放的教学活动平台以及蕴涵在教材呈现形式内部的深厚的文化知识所折服。所以,我认为备课的第一步就是要认真研读教材。教材中的一个教学内容、一个单元、一首歌曲的出现绝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一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要站在课标的高度、全册教材的高度俯瞰教学内容,透过教材本身呈现出来的教学活动形式挖掘蕴涵在教材内部的情感态度导向,探究蕴涵在教学内容深处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充分分析课标、教材、活动形式的基础上确定教学活动的过程与方法。
一、认真研读“课标”
以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动画城》单元中的欣赏课《三个和尚》为例,它属于“感受与鉴赏”这一教学领域,那么我们就要从“音乐表现要素”、“音乐情绪与情感”、“音乐体裁与形式”、“音乐风格与流派”这几个角度去审视教材。在确定这一课时的教学目标的时候,我们不妨先看看课标,目的不在于从课标中发现什么具体的教学活动形式和方法,而在于让自己站得更高,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去分析教材。通过研读“课标”,我们可以了解本年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深度、知识与技能的要求,以及各个学习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这对于全面把握教材,制定难易适度的教学目标是很重要的。
二、认真审视教材
教材中任何一个教学内容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因此,在备课的时候要从不同的角度去认真审视教材。还是以《三个和尚》一课为例,首先,从整套教材的角度去分析,这个单元是前面《动画城》单元的延伸和发展,那么我们就要找到它与前面教材之间的联结点和知识能力的生长点。而且在后面的教材中还有以《动画城》为呈现形式的教学内容,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又要考虑到这一节课与后续教材之间的联系。从整册教材的角度去分析,这个单元在音乐知识上的感受体验是建立在前面几个单元对音的高低(第一单元)、速度变化的体验(《龟兔赛跑》、《转圆圈》)、民族打击乐器的初步认识(第四单元)的基础上的,在确定教学目标之前应该看看全册教材。因为每一个教学内容都和教材中的基础内容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要做的就是把这种联系梳理清晰,做教学活动的有心人。从整个单元教材的角度去分析,这个单元的总体要求是通过优秀的动画片进一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开发学生由于想象力和创造力,了解相关的卡通文化,初步感受视觉艺术与听觉艺术的密切关系。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音乐,启发学生通过广播、电视等传媒听赏音乐,积累和丰富课外学习成果。《三个和尚》是一部上个世纪80年代出产的动画片,这部动画电影全片没有一句台词和对白,完全靠音乐和视觉形象的巧妙结合来展现人物形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经过了从“具体教材”到“课标”到“全套教材”到“全册教材”再回到“具体教材”的过程,可以将教学目标定位在这三个方面:1.通过聆听、欣赏民乐合奏《三个和尚》,感受乐曲轻松诙谐的情趣,体验民族拉弦乐器以及打击乐器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的独特效果。2.通过听辨、模拟、体态律动等学习活动识别、记忆三种民族打击乐器堂鼓、木鱼、小钹。3.通过视觉形象和优秀的动画音乐的欣赏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各种传媒中的音乐,了解相关的国产动画文化知识。
我们在确定教学目标的时候,心里要装着“三个维度”,装着音乐教学的全过程,我们不妨把这样的备课活动当成是对课标、对教材的一次温习。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使我们的音乐教学达到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