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题的提出
1.新课程呼唤课堂教学设计的创新
新课程是一场以教育价值观转换为特征的教育改革,其核心理念为:“以学生发展为本"“师生在教育中共同成长”;在课堂教学中,强调“三维整合”的“学科素养”教学目标,通过转变教与学的方式,提高教学的有效性,赋予学习以学生精神成长的意义等等。系统科学认为:系统的要素和结构决定其功能,反之,功能要求的改变,必然需要要素及其结构的改变。因而,新课程教学价值取向的转换和教学目标的重新定位,必然对传统意义上的音乐课堂教学目标、过程、内容、教学方式、评价标准,乃至整个课堂教学结构系统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设计,作为教学理念、理论转化为有效教学行为和实践的中介,是对教学过程及其要素进行的系统设想和具体策划的过程。因而,新课程对传统意义上“以知识技能掌握为中心”的教学设计提出了挑战,呼唤着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
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相当一部分音乐教师还不能适应新课程教学设计的需要,从而对教学设计这一教学技术层面缺乏深入研究和创新,或者说,许多教师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程度上仍然停留在教材、教法设计层面上。为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2、提高音乐课堂教学质量的需要
随着《音乐课程标准》的颁布与实施,中小学音乐课程改革已在我区扎实开展了五个年头,为我区的音乐教育带来了勃勃生机,但在实施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各样问题,甚至导致很多老师走入了音乐课堂教学的误区,如课堂教学中出现的过于淡化“双基”现象,忽略和淡化音乐本体的价值和功能,以及过于强调综合而失去了学科的音乐性等等,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课程改革的进程。
在新课程理念向教学实践转化过程中,由于缺乏在具体教学技术层面的帮助与指导,致使音乐课堂教学目标难以落实,教学质量难以提升。为此,研究和探索课堂教学设计是推进和深化音乐新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和关键问题。 3、 切实提高音乐教师专业素养的需要
新课程实施需要教师从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转变为课程教学的“创新设计者”,因此,创造性设计课堂教学的能力已成为教师专业素养的重要方面。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区利用专题讲座、观摩研讨、集体备课、说课评课等多种方法和途径,切实加强教师理论知识的学习和专业技能方面的培训,而在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却十分忽视,在教学过程中,老师们缺乏教学设计方面的培训指导,缺乏对学习主体经验和需要,学习者建构过 论和有效学习理论等为指导;改革和创新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思路、模式、方法,能较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益,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业负担,在提高学生学科素养的同时,促进学生和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三、研究目标和内容
1.研究目标。
(1)探索并形成音乐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念和应用性理论,形成若干设计模式及具体操作方法。
(2)揭示音乐新课程教学活动过程及诸因素与学生学科素养形成之间具体的关系和规律,以丰富对课堂教学设计的认识。
(3)形成若干系列化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及指导意见,作为教师学习和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参照。
(4)在全区中小学教师中普及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能力。
2.研究内容
(1)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应用性理论研究。
收集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和研究成果,结合新课程理念和有关理论对新课程课堂教学设计的涵义、特点、理念、思路、内容、一般过程、及其与传统课堂教学设计的区别与联系等,进行理性分析和归纳,形成基本的理论框架,并在指导课堂教学设计实践中丰富教学设计的具体化的认识和操作性理论。
(2)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模式和操作方法研究
借鉴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对现有课堂教学的成功案例进行分析和归纳。形成若干新课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模式及操作方法。以指导教师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和研究,并在课堂设计实践中不断验证、调整、丰富和发展。
(3)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
进行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实践研究。收集和积累典型的教学活动案例,通过案例分析揭示教学活动设计与教学有效性的关系。探索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具体的方式方法,形成可供教师课堂教学设计参考的系列化的典型案例,进而形成可供音乐教师借鉴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范式。
四、研究进程及方法
1、研究进程
(1)前期准备阶段:2006年5月——2006年10月,成立“新课程背景下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小组,进行文献研究,收集国内外有关教学设计的理论文献和实践经验材料,供老师学习和掌握;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组织人员论证、修改、完善方案,申报立项。
(2)中期实施阶段:2006年11月——2007年12月,启动课题研究,在专家指导下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制定阶段达成目标;注重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通过教师个体、群体备课等方式,结合课堂教学的事迹和具体实施研究,广泛收集案例、认真分析、反思、调整;定期举行座谈、竞赛、成果展示等活动,以点带面,推广增值。
(3)后期总结阶段:2008年1月——2008年10月,以课题研究为标准,对课题实验研究进行科学地分析与归纳,整理汇编研究资料,汇集课题研究成果,形成结题报告。经验推广阶段:2008年11月始。
2、研究方法
(1)文献法
在本课题研究的开始研究过程中,要大量阅读并收集国内外相关的文献资料研究成果进行比较、筛选、吸收、运用,并结合本研究加以创新,为课题的研究和实施打下基础。
(2)案例法
通过对教师、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收集典型教学案例,对课题研究对象的现状分析,正确认识研究对象发展的特点、所处的水平。不断优化研究课题的走向和推进本课题研究的进程。
(3)调查法
通过运用问卷法、访谈法、测验法等科学方式,搜集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并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全面系统地了解本地区音乐课堂设计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的现状,并通过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
(4) 比较法
通过教学常态课在教学中的对比交流,针对音乐教学内容实施整合的情况,不同时期、不同学校进行比较、分析,了解各学校课题实施的情况,探索综合化和多样化的教学方式。
六、预期成果
1.2006年4~6月建立课题组,设计课题方案。
2.2006年7~10月收集有关教学设计文献资料作为课题实施的参考材料。
3.2006年~2007年每学期组织一次区级范围内的课题研究活动,收集优秀典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形成《音乐课堂教学设计与案例》、《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4.2008年下半年结题,写出工作报告,实验报告和调查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