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讯 日前,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教育部高等学校艺术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音乐家协会理事、天津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兼音乐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艺术教育促进会理事、天津市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靳学东教授应邀作客滨海论坛讲授"中国音乐好在哪"。
讲座中,靳学东教授首先谈到,在当前社会,大部分中国人对西洋音乐知道的较多,而忽视了对中国音乐的欣赏和了解。我们现在谈到的"中国音乐"仅仅是一种狭义的说法,而它真正的内涵是扎根于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中的。
靳学东教授分别从三个方面分析了"中国音乐好在哪"。这三个方面即为中国音乐的三个"好":好在精深博大、好在韵味独特、好在意境高远。他将中国的音乐分为四大类:宫廷音乐、人文音乐、宗教音乐以及民间音乐。靳学东教授指出,在这些繁多的种类中,最能体现中国音乐内涵的就是民间音乐。民间歌曲、戏曲音乐、说唱音乐、歌舞音乐、民族器乐以及综合性乐种都是中国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中国音乐存世的数量是惊人的,历史传承是悠久的。靳学东教授通过对甲骨文文字"乐"、"巫"的分析解释来体现中国音乐的悠久历史。而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发现、曾侯乙地下乐宫的出土、高山流水觅知音以及瞎子阿炳的传奇无不体现了中国音乐的悠久历史传承。
靳学东教授指出,内涵丰富的"线性思维"、回声与腔音、音色的多样化以及单音的魅力等都是中国音乐韵味独特的地方。同时,中国音乐具有多样繁复的乐音体系:三种律制、五种调式、三种音阶、弹性拍值以及多样的记谱法。随后,靳学东教授从儒家和道家的音乐审美两个方面来体现中国音乐的意境高远。
最后,靳学东教授引用沈知白先生说过来的一句话"中国音乐是打太极拳,西方音乐是做广播操。"来总结西方音乐与中国音乐的不同之处。(王笑关淯尹)(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