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晚报讯 孙瑜是三峡大学艺术学院的音乐教授,中国教育学会合唱学术委员会委员、宜昌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她的指挥细腻抒情、潇洒大气,坚定果敢。她把各种不同风格的合唱作品演绎的得心应手,是近年来宜昌音乐界不可多得的女指挥。而在30年前,她是一名身穿白大褂巡回在病房的白衣天使,为了圆自己的艺术之梦,她踏上了漫长而又艰辛的追梦之旅……
舞台上的孙瑜神采飞扬。
阴差阳错 音乐精灵成了白衣天使
第一次见到孙瑜,是在夷陵广场由市委宣传部等单位联合主办的全市爱国歌曲大家唱歌咏比赛现场。著名作曲家冼星海的经典作品《怒吼吧,黄河》在孙瑜的指挥下,使现场观众领略到这部力作的内涵和艺术魅力,更为她强烈的音乐感染力所折服!参赛曲目因此获得特等奖。
再次见到她时,她没有舞台上的丝毫张扬,而是一副优雅灵秀的学者风范。披肩长发柔顺乌黑,朴素无华,淡定而和蔼的面容,言谈举止极富亲和力。孙瑜已经与音乐打了几十年交道,但回想当年,她险些与这个职业擦肩而过。
孙瑜自幼随父母支援三线建设来到宜昌,父母虽是国企普通职工,却很喜欢京剧、评剧,哥哥孙珊高中时就被选进了歌舞团,家里的音乐氛围比较浓厚。在家庭熏陶下,孙瑜自幼能歌善舞,并学过多年的小提琴,时常跟随哥哥演出,幼小的心中萌生出当一名音乐家的梦想。她是大家眼中的音乐精灵,但命运却让她首先成了一名白衣天使。1981年,从护校毕业的孙瑜分配到医院当护士。4年临床护理工作,让她懂得了严谨、善良与责任,但并没有忘却儿时的愿望。
1985年的高考对于孙瑜来说是人生的重大转折。那年,她毅然放弃让很多人羡慕的医护工作,距1979年第一次高考6年后,又一次踏上了高考的征程。经过声乐、器乐、舞蹈、乐理、视唱练耳等初试、复试,终于圆了她的大学梦,顺利考入梦寐以求的高等音乐学府武汉音乐学院。在音乐学院的4年时间里,她如饥似渴地刻苦钻研,扎实而系统学习了声乐、钢琴、合唱指挥、作曲技术理论等多门专业课程,以优异成绩成为第一届直升本科的15名学生中的一员,也为今后的艺术道路打下基础。
艺术生命 因不断追梦而美丽
1989年本科毕业后她原本有机会赴南方发展,但恋家的她还是选择回到宜昌,在宜昌七中任音乐教师。那时学校还没有钢琴,只有一台旧的脚踏风琴。面对怀揣音乐梦想的孩子,她总是主动帮助每个高中音乐特长生,她经常利用休息时间给学生额外上课。学生家里没钢琴,她把结婚新房的钥匙给学生配一把,以便他们到自己家里练琴,多名学生被音乐学院、师范大学等高校录取。自1990年以后,宜昌七中便开始不断有考生被送进艺术院校。此外经她指导的该校学生、教师参加宜昌市或教育系统文艺节目比赛,每次均能获得最高奖项,为学校捧回多个奖杯。
孙老师的事业转折点有很多,1993年,当了4年中学教师之后被调到宜昌师专任教,此后她与同事一起启动了学前教育专业和音乐教育专业。孙瑜常说:音乐的海洋浩瀚无边,我永远都无法游到理想的彼岸,所以一辈子都需要不断学习。1998年,学校送她到中央音乐学院做访问学者。那时她的孩子刚上小学,但为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她还是不得不选择继续深造。她的选择获得了家人的支持,她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当中。1999年,她不仅以三门功课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完成了研究生班十几门课程的学习,还同时在指挥系进修,师从我国著名指挥家、教育家杨鸿年教授。来自全国各地想要拜门下的学生很多,杨教授那一年仅选了4名,孙瑜幸运地成为其中之一。
合唱指挥是个很有挑战性的职业,不仅要有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还要有敏锐的音乐听觉,准确的挥拍技法、较强的组织能力、顽强的意志品格等多重素质。在听过杨老师的合唱专场音乐会之后,她感到了心灵的震撼,每每陶醉于那天籁般的和声音响之中。杨教授的指挥风格准确犀利,极富表现力与感染力,他以独具一格的指挥艺术及训练合唱的过人技术与修养,被外国专家称为“真正掌握合唱艺术奥秘的大师”。学习是辛苦的,同时也是快乐的,经过这一年的学习,孙瑜彻底迷恋上了合唱指挥这块艺术苗圃。
人到中年 赴俄罗斯留学羽翼更丰
2003年,教育部在全国高校选派35名音乐教师去俄罗斯学习。在全国数千名候选教师里孙瑜被选中,这对她来说不仅是个意外的惊喜,更让她有了巨大的收获。
出国前要进行语言强化训练,此前她从未接触过俄语,只能从学习字母开始。她每天早上醒来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复读机边听俄语边起床,就连吃饭、走路也不忘戴着耳机练习听力。到了俄罗斯首先遇到的是语言关。尽管用浅显的俄语并结合简单的手势,能大致理解老师的语言,但想再做深入的沟通和理论课程的学习是很不容易的。由此孙瑜想出了独特的办法:提前把要想跟老师请教的话准备好,然后再准备出老师可能作出的多种回答,这样便能轻松明白老师的话语,实在不懂就录下老师的话,回来再翻译。
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是俄罗斯唯一一所用国家名字命名的师范大学,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两年时间里她克服生活与学习的各种困难,专业水平突飞猛进,课余时间还常和同学一起观摩俄罗斯及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国际比赛,欣赏世界上最好的音乐会、歌剧、芭蕾。享受了一次次高品质的音乐盛宴,至今令她难以忘怀。
毕业考试的音乐会上,她受到俄罗斯国家硕士学位评审委员会专家教授的一致好评,获得满分的优异成绩,导师也大加赞赏。学业结束后,她带着丰厚的学识和满腔热情回国,毅然放弃已经拿到的继续攻读博士的邀请函,直接回校任教以回报祖国和学校的培养。
孙瑜教学严谨,要求很高,但态度和蔼,十分有耐心,深得学生喜爱。教学上的事对她来说没有小事,她送走了一批又一批优秀毕业生。在学术方面的造诣也较深,近年来在《黄钟》、《人民音乐》、《中国音乐教育》等国际、国内核心及省级以上专业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十篇,还承担湖北省教育厅及三峡大学科研项目多项,并获得全国音乐论文评选奖项多次。
此外,她在带领三峡大学学生及教师合唱团进行舞台艺术实践方面也硕果颇丰。2002年带队参加“第六届中国合唱节比赛”获铜奖,并参加了中央电视台转播的闭幕式暨颁奖晚会演出;2006年带队参加 “第七届中国国际合唱节比赛”获优秀奖并参加在人民大会堂举办的闭幕式演出;2007年她担任 “八艺节”闭幕式“三峡宜昌万人大合唱”部分节目的指挥;2008年率三峡大学学生合唱团参加“湖北省第三届大学生艺术节合唱比赛”获专业组二等奖;2009年参加“湖北省高校老师庆祝新中国成立六十周年合唱比赛”获一等奖第一名。
回馈社会 用爱架起艺术虹桥
合唱是一门体现国民素质的优秀艺术门类。它不仅属于专业团体,更属于社会、属于全民。作为水电之都和全国知名的旅游城市,宜昌的合唱艺术发展相对比较滞后,为此孙瑜欣然走出大学校园,用音乐所长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民间团体提供艺术辅导,成为乐于奉献的拓荒者。她先后参与组建了长江电力职工合唱团、西陵区教师合唱团、三峡大学教师合唱团等并任指挥。每次排练她都力争做到深入浅出、因材施教,从作品的选择与推敲,到不遗余力地组织教学,所到之处赢得了合唱团员们一致尊敬与厚爱。为了让各个合唱团之间有更好的交流平台,2008年12月在三峡大学音乐厅成功举办宜昌市首场 “中国经典合唱作品专场音乐会”,独立完成全场作品的排练与指挥任务,获得业内同行的赞誉。
2010年7月孙瑜率领宜昌三峡风合唱团参加的“第六届世界合唱比赛”,此项赛事为国际上规模最大的合唱赛事,有来自世界各地的87个国家、400个合唱团、2万多名选手参加,可谓高手云集、强队如林。为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自严寒到酷暑,她从选曲、排练、音乐作品的处理,到走台、彩排、正式比赛,点点滴滴,她克服各种困难,花费大量心血。历经半年多的严格反复训练,终于在比赛中取得混声合唱组银奖的可喜成绩。这次参加国际比赛,实现了宜昌市业余合唱团参加国际比赛零的突破 。
谈到过去所取得的成绩,孙瑜始终保持着谦虚的本色,她说:“原来的成绩属于过去,无论好坏都已无法改变,我们应寄希望于未来,这样才能改进不足,继续进步。”
孙瑜的生命是属于音乐的,她把心血奉献给了合唱事业,把爱奉献给了爱音乐的人们。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她一定会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迈进。让我们共同期待!
本文来源:三峡晚报 作者:李平 陈绪奎
· 感恩一生——著名指挥家吴灵芬教授专访
· 吴灵芬最新合唱排练(中国作品)系列集锦
·【专题】2010经典与流行中外合唱名曲演唱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