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白局和“喜羊羊”,风马牛不相及的两种事物,如今却要结合在一起。记者从昨天在“甘家大院”南京民俗博物馆举办的一场白局老艺人收弟子的仪式上了解到,有悠久历史的南京白局,已经吸引了很多“80后”、“90后”的粉丝,这些年轻人极富创意地将“喜羊羊”编成白局曲目,希望激起小朋友们对白局的兴趣。
白局界的名人都来了
“甘家大院”里常年都有白局的演出,黄玲玲、徐春华等白局老艺人定期演出《王老头配茶壶盖》、《小平房》等白局经典曲目。到“甘家大院”的茶社喝喝茶,听听白局是周围很多老南京人固定的习惯。
“甘家大院”的白局艺人名气大了,好多白局爱好者成为他们的粉丝,纷纷要拜他们为师。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的音乐老师张自卫就是其中一个。早在就读于江苏省教育学院期间,张自卫在参加一次采风活动、了解南京地方曲艺时,第一次接触到南京白局。白局嘹亮优美的唱腔、动听多变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住了这个学声乐的大学生。
南京民俗博物馆高墙里传出的白局唱调,把张自卫吸引过来。她找到了黄玲玲老师。66岁的黄玲玲对于喜欢白局的年轻人一直格外热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白局唱腔传授给张自卫。从2009年7月开始跟随黄老师学习至今,张自卫已经掌握了20多种白局曲牌,并已经在民俗博物馆的舞台上进行过成功的演出。
张自卫跟黄玲玲学了一年多,还没有正式拜师过。昨天,在“甘家大院”举办的这个拜师仪式,总算了了张自卫的一个心愿。这一仪式由行拜师礼、敬茶、献花、师徒合影等步骤组成,虽然不如赵本山收徒那么繁琐复杂,却也是几十年来,最为隆重的一次南京白局拜师仪式,因此,昨天南京白局剧团的几位老团长、南京数得上的几位白局名艺人都来到现场,可以说是白局界名人的一次大聚会。
白局年轻粉丝其实很多
有着600多年历史的南京白局如何传承下去,是一个经常被讨论的话题。参加完拜师仪式的黄玲玲说,像张自卫这样的年轻人加入白局传承和演出,会让白局后继无人的问题得到解决,南京白局在流行音乐、电子音乐充斥的这个年代,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还有很多南京本土甚至外地的年轻人喜欢听白局,唱白局。如今,白局老艺人们收的年轻徒弟已经有100多人,其中有十几个人有能力上台演出。
而老白局艺人文化程度不高,对于白局传承的掣肘也有望得到解决,“我们虽然还在唱《王老头配茶壶盖》这些几十年前创作的曲目,但文化程度较高的年轻人能唱能写,他们能为白局增添更多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曲目!”黄玲玲说,“更关键的是,张自卫是老师,她能够把白局传给更小的孩子们,这也是我决定举办这样一个仪式,正式收她的一个重要原因!”
用白局唱“喜羊羊”很给力
事实上,张自卫等“白局粉丝”的加入,让这一门产生于云锦机房的市井俚俗艺术日益焕发出新活力。张自卫说,她不仅和朋友们唱白局,还将白局教给红太阳小学的孩子们。“意外的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白局,他们虽然分不清白局和京剧有什么区别,但唱白局的兴趣极高!”张自卫说,她的学生有很多是外地来宁定居的“新南京人”,家长们为了让孩子尽快融入南京,也不排斥孩子们学习南京话,并认识到学习白局是学习南京话的一个捷径。张自卫还曾尝试将课文里的故事、学校里的新闻编入白局曲目,同样也受到孩子们的欢迎。
黄玲玲等白局老艺人们则别出心裁地给白局加“新作料”,他们用白局曲牌改编了“喜羊羊和灰太狼”的歌曲,将喜羊羊的故事编入白局曲目。这种“新式白局”演唱开去,孩子们不但接受,而且非常喜欢,“‘喜羊羊’为白局带来了很多小粉丝,这对于我们很有启发!”黄玲玲说。
“甘家大院”里常年都有白局的演出,黄玲玲、徐春华等白局老艺人定期演出《王老头配茶壶盖》、《小平房》等白局经典曲目。到“甘家大院”的茶社喝喝茶,听听白局是周围很多老南京人固定的习惯。
“甘家大院”的白局艺人名气大了,好多白局爱好者成为他们的粉丝,纷纷要拜他们为师。北京东路小学分校红太阳小学的音乐老师张自卫就是其中一个。早在就读于江苏省教育学院期间,张自卫在参加一次采风活动、了解南京地方曲艺时,第一次接触到南京白局。白局嘹亮优美的唱腔、动听多变的旋律一下子吸引住了这个学声乐的大学生。
南京民俗博物馆高墙里传出的白局唱调,把张自卫吸引过来。她找到了黄玲玲老师。66岁的黄玲玲对于喜欢白局的年轻人一直格外热情,毫无保留地将自己掌握的白局唱腔传授给张自卫。从2009年7月开始跟随黄老师学习至今,张自卫已经掌握了20多种白局曲牌,并已经在民俗博物馆的舞台上进行过成功的演出。
张自卫跟黄玲玲学了一年多,还没有正式拜师过。昨天,在“甘家大院”举办的这个拜师仪式,总算了了张自卫的一个心愿。这一仪式由行拜师礼、敬茶、献花、师徒合影等步骤组成,虽然不如赵本山收徒那么繁琐复杂,却也是几十年来,最为隆重的一次南京白局拜师仪式,因此,昨天南京白局剧团的几位老团长、南京数得上的几位白局名艺人都来到现场,可以说是白局界名人的一次大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