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中的张亚东是圈内最有魅力的音乐人之一。他说话徐若春风,有着温润如玉、独特柔和的艺术家气质,但是如果你以为他是“温吞水”,那就大错特错了。前晚,借着这位著名音乐人来南京为3D动画片《郑和·海上巨人》做音乐的契机,本报记者近距离地采访了他,听他所思所想,你会发现,张亚东是一汪“高山上的湖水”,开阔平缓,深度激情。
在时下的华语乐坛,张亚东一直都被认为是最具有前瞻性和国际化视野的顶尖音乐制作人。但大多数人知道张亚东,是从“王菲”这个名字开始的,他的音乐制作生涯里也远不止“王菲”这一个合作者,还有朴树、李宇春、许巍、汪峰、郑钧、林忆莲、容祖儿、张靓颖、莫文蔚等等天王、天后。张亚东也曾经为《蓝宇》、《开往春天的地铁》等电影做过非常优质的配乐,但是来南京为动画片《郑和·海上巨人》做主题曲,张亚东却低调地表示,“为这种重大题材的动画片做音乐,我还是第一次。”
《郑和·海上巨人》的制作公司——南京朱雀影视动画公司的老总朱义昌对记者表示,之所以邀请张亚东合作,就是想在这种传统题材的故事里找一种“突破”的听觉,注入跟以往不一样的新鲜音乐。跟张亚东聊起郑和率队七次下西洋,可以很轻易地捕捉到他与这个题材碰撞出的创作激情,“郑和七次下西洋,这种壮举说明他既是探险家,也是航海家,我特别渴望了解他。我在想,七次航行中那些无法预料的艰辛,还有他要承受多大的动荡和磨难,我特别想从情感里找到那个东西,透过音乐使生活在当下的人受到激励。”
乐坛略显浮躁 音乐沦落为流行歌曲
正像他自己所说的“音乐是抽象的东西”,仅凭外观,张亚东也有着难以言说的“神秘感”——很难猜测他的年龄,他黑发中已有了白雪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与表情里还藏着孩童般的无辜与干净。问他在乐坛有没有欣赏的歌手,他很快回答,“很难说有特别欣赏的歌手,现在乐坛略显浮躁,急功近利。想掌握音乐本身的人并不多,诱惑他们的是明星和艺人的光环。”
因为合作者的名头和自己的外形,公众眼中的张亚东有点像一个重量级的“偶像制作人”,大家都知道他很有才华,可是他在音乐领域走得多远多深,了解者不多。2009年,他出过一张个人专辑《潜流》,有一段方案写出了他的尴尬,“他执拗的用他最擅长的静态美学来对抗周遭的喧嚣和躁动,并期望在潜沉的音符中得到慰藉,窥见光明。”记者询问他对现在乐坛状态的看法,他说:“现在的音乐,对大多数人来说,已经沦落为流行歌曲。愿意需求音符美感获得感动的人,越来越少,现在也不是特别好的时机。所以,偶尔我会有一些灰心。”
坚持培养好人才
做唱片公司像做慈善
张亚东的“灰心”其实是建立在一种轻扬积极的状态上的,他自己开设的音乐公司旗下签了一些歌手,他很自然地考虑音乐市场往哪里去这些方向性的问题,并且精辟地洞见这个市场里的问题,“现在是特别难出来一些好的音乐和好的艺人。互联网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自由,另一方面它难以控制。现在,大家觉得音乐是免费的东西,收费有点难度。”他叹气,“有时候做唱片公司,我觉得像是在做一个慈善机构。但是,我仍旧希望培养一些好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