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照顾这个家,黄鑫爸爸去外地打工,不久又再婚生子,孩子就一直在我的身边,可以说,是我一手带大的。”李淑芹说着。
绝望时曾想和孙子同归于尽
舞台下的掌声再次响起,黄鑫又弹奏完了一首曲子,李淑芹望着黄鑫,笑着说:“幸亏当时没做糊涂事,不然可能就没有今天的我,也没有舞台上的黄鑫了。”
李淑芹回忆着,在黄鑫5岁的时候,医生说的症状开始显现出来了,他不说话,几乎没有情绪波动,“孩子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那种亲情,他完全都没有,最多的时候会叫声奶奶,然后就再也不理你了。”
为了治孙子的病,李淑芹奔走于各地的医院,只是每去过一家,她就越发感觉希望渺茫,直到最后,她放弃了。
“我一个老太太,能照顾孩子多久,以后如果我走了,他怎么办。”李淑芹现在说起这话,眼泪还止不住,她坦言曾经因想不开买回了老鼠药,想和孙子同归于尽。
可是望着孙子的脸,李淑芹犹豫了,“黄鑫没有错,孩子已经够可怜的了,我不能再剥夺他剩下的希望,他有生的权利。”
痴迷学琴
被学校拒绝却被琴声吸引
李淑芹调整了心态,振作起来,她要把黄鑫抚养大。一晃到了入学的年纪,李淑芹再次遇到了难题,没有一所学校愿意收黄鑫。
“这种心酸,我想每个有患自闭症孩子的家庭都会遇到,其实黄鑫只是在语言上不会表达,但是他的其他方面是很突出的,他有着超出常人的记忆力。”李淑芹说,当她发现孙子有这样的能力时,她真的很高兴,也很欣慰。
“我也想通了,就算去不了正常的学校,我也要好好教他。”
李淑芹说,当时家里有一架很老很破的电子琴,为了不让黄鑫感到无聊,就拿出来给他玩,却意外地发现,当黄鑫用手指触碰琴键,发出乐声的时候,孩子的眼睛一亮,被吸引了过去,整天抱着琴不放。
“他只要想去做一件事,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很少会受到干扰,这是我后来才体会到的。”李淑芹说,孙子的爱好,让她突然有了让黄鑫去学琴的想法。
14岁那年,李淑芹经过朋友介绍,找到了教乐器的老师吴爱丽。了解了祖孙俩的经历,吴老师流泪了,破例收下黄鑫,开始教他弹电子琴。
国际钢琴大师收其为徒
“一开始真的是觉得这个孩子很可怜,看着他对电子琴的热爱,我想教教他看看吧。”吴爱丽说,但令她吃惊的是,这个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如两三岁孩子的黄鑫,却有着超常的记忆力和意志力,吴爱丽有了信心,对黄鑫的教学也特别用心。
两年的时间,黄鑫便考取了电子琴10级优秀的成绩,在这之后,黄鑫又爱上了钢琴,又经过两年的学习考得了钢琴10级优秀的成绩。
2009年,黄鑫的一个视频被传到网络上,点击率达到一百万次,网友们送给黄鑫一个爱称“钢琴阿甘”,其中的含义,不言而喻。
之后上海举办的2009年“优酷牛人颁奖盛典”上,黄鑫获得“音乐牛人”奖。
在上海为迎接世博会举办的《欢聚世博、全家都来赛》的海选中,黄鑫一路过关斩将,最后获得了第11名。也因为这个比赛,让国际钢琴大师孔祥东知道了黄鑫,并收黄鑫为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