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有意识注意左竹法和右竹法的结合训练
在技法运用上,通常是以右竹法为基本原则,有时在遇到一些特殊的音位排列时,需要改变竹法,运用左竹法来演奏。运用左竹法时每拍的重音是在左手,每一拍的第一个音是由左手先演奏,这种演奏规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具有一定难度的,但又是在扬琴演奏中必不可缺少的技术,所以,初学者需要通过长时间的练习才能掌握。
在扬琴考级初级阶段里,主要就是加强对扬琴初学者的基本功训练,从而为以后演奏高难度乐曲打好扎实的基础。扬琴演奏基本功包括诸多方面,如:力度、速度的掌握,竹法技术的运用,音位准确性的控制等等。其中竹法运用在扬琴演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演奏的基础环节。尤其在初级阶段练习时,更应该注意对竹法技术的掌握。
《喜讯》这首采用新疆民间音调和舞蹈节奏,描绘了人们在听到喜讯时奔走相告,欢乐歌舞的情景。乐曲中包含有许多十六分音符与后十六音符相互交替运用的段落。
难点解析:
后十六分音符的竹法应用:
所谓竹法技术就是指在扬琴演奏过程中琴竹依次运动的顺序与规则。通常最基本的扬琴竹法为右左右左的顺序。《喜讯》这首乐曲当中大量运用后十六竹法规则,其顺序为右右左。后十六竹法技术最大难点就是双手配合的时值均匀和力度的均匀问题。一般初学者通过采取慢练的办法来加以练习,注意八分音符与十六分音符力度与时值的准确。
《雨打芭蕉》这首乐曲是根据广东民间乐曲整理改编而成。整首乐曲旋律优美、节奏明快,生动表现了芭蕉林中细雨飘洒、暴雨倾盆和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象,颇具南国风情。 难点解析:
1、风格的把握
《雨打芭蕉》这首乐曲是典型的具有浓郁广东地方音乐风格的作品。演奏者在接触这首乐曲时,要对广东音乐做充分地了解,掌握其音乐的历史脉络与发展演变和音乐中所具有的风格特色,以及乐曲当中经常运用的一些技法。这样演奏者才能充分地表达出作品中所蕴涵的韵味。
拨浪鼓,古称鞉鼓。藏、纳西、蒙古、 满、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藏语称达克、绕鲁、热巴穷格...
从木料上说,上上品当然是高密度的红木了。紫檀木、花梨木、酸枝、乌木、鸡翅木均可,其中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