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已70岁的李玉良享有工人音乐家美誉。在这次抚顺日报“幸福之歌”征集活动中。他激情涌动,先后为《幸福就在咱身边》、《抚顺的月亮》、《幸福吉祥岛》等词进行谱曲。他家有三室一厅的房子,他独居一室,这间仅有十平方米的卧室就是他温暖的创作基地。窗户台就是李玉良用来写谱的写字台,床的脚下放着一架电子琴,在谱“幸福之歌”时,他一边弹琴一边修改曲子。他患有腰脱病,累了的时候就在床上躺一会儿。在他的努力下,优美动听的曲子从小屋里孕育而出。
李玉良是在抚顺矿区这片沃土中成长起来的。1958年,李玉良参加工作后,曾在煤矿电机厂当过冶炼工,当时爱好唱歌的他是厂文艺队的主要成员之一。上世纪70年代抚顺矿区文工团成立时,李玉良被调到文工团,在矿区文工团,他的音乐才艺得以充分发挥,从团员、乐队队长、指挥到副团长,他作曲的《煤城迎来了沙拉干追》曾获全国建设者之歌一等奖,满族少儿歌曲《歘嘎啦哈》,获得辽宁省“五个一”工程音乐原创金奖。
李玉良跟作曲结缘,是在上世纪60年代中期,他结识了曾是市歌舞团作曲兼指挥的邵玉斌。当时年仅22岁的李玉良拜其为师,他跟邵玉斌先后学习了《合声学》、《作曲法》,从此他迷上了作曲,他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毛主席的指示传矿区》、笛子独奏《矿山今昔》等获得广泛好评,曾被中央人民广播电台采用。
1980年,李玉良被送到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班进修,痴迷于音乐创作的李玉良在音乐的圣殿里如饥似渴地刻苦学习。一年半的进修时间,为他以后的音乐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进修结束回到抚顺矿区,李玉良创作了一系列脍炙人口的歌曲,他迎来创作的第一个高峰。如煤城人耳熟能详的《我为矿工唱支歌》、《煤城迎来沙拉干追》、《矿山的月夜格外美》、等。其中他的《我为矿工唱支歌》,由著名歌唱家刘君侠演唱,被中央电视台录制为电视文艺片《乌金花》选曲。由于作品的成功,他被吸收为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会员,并当选为中国煤矿音乐舞蹈曲艺协会理事、省音乐家协会理事。
李玉良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受他的影响,家里的三个女儿都爱好文艺,他的家能组成一个小型乐队。曾获得我市“十佳歌手”、毕业于沈阳音乐学院的大女儿是电子琴手兼歌手,二女儿是电贝司手兼舞蹈,三女儿是架子鼓手兼录音,李玉良则拉二胡兼音响师,他的妻子虽然不会乐器。但负责家里的后勤工作,是他们坚定的支持者。
近日,在全国著名音乐家马登第老师的带领下,主办单位精选出来的20首“幸福之歌”,乐队和歌手在抚顺日报四楼大会议室进行了排练,对这次预演,李玉良深有感触地说:“这次排练搞得非常成功,词好曲好唱得好。可以说抚顺文艺界人才济济,“幸福之歌”征集活动产生了一批优秀歌曲。感谢抚顺日报为大家提供了展示的平台,使大家的音乐才华得到了展示,经过这次演练,抚顺的“幸福之歌”将打造得更加完美。 来源:抚顺日报 记者:秦祯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