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0-11日,由指挥家西蒙·拉特率领的柏林爱乐乐团将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连续举行两场音乐会,音乐会上将演奏布鲁克那、马勒和细川俊夫等作曲家的作品。
西蒙·拉特
大师不在意观众乐章之间鼓掌
一般来讲,在音乐会演出中,为保持作品的完整性,在作品的乐章之间是不允许鼓掌的。而大师西蒙・拉特却不以为然。他说:“事实上,19世纪观众在每段乐章之间都鼓掌。而20世纪,意大利的歌剧院 里也是人们想鼓掌就鼓掌。”大师表示,他和他的乐团并不在意观众在乐章间鼓掌,而是担心观众不知如何对音乐作出回应,“音乐有时候宁静,有时候喧闹,我希望听到观众的呼吸声,哪怕是一种宁静也是对音乐家的奖励。”
细川俊夫《那时花开》首登中国
11月10日,乐团将演奏日本作曲家细川俊夫的圆号协奏曲《那时花开》和布鲁克纳《第九交响曲》,11日将上演长达1个多小时的马勒《第九交响曲》。
圆号协奏曲《那时花开》是日本作曲家细川俊夫最新创作的作品,乐曲中,作曲家把圆号比拟成“花”的角色,管弦乐队象征着周遭的世间万物,甚至现场演出的音乐厅,也被细川俊夫设想成莲花所身处的水塘。为此,在柏林和伦敦演出时,特意将2把圆号、1把长号、1把小号安排在音乐厅的四个角落,来充当独奏圆号的回声。
保守的乐团永远不可能取得进步
作为乐团历史上第六位音乐总监,西蒙·拉特一方面让乐团固守着德国音乐传统,同时又力图在新时代传播语境中更好地发展。自从2008年柏林爱乐推出对全球直播的网络数字音乐厅后,每个周末都有众多的音乐爱好者在电脑前观看他指挥的柏林爱乐乐团音乐会,拉特也由此成为全球曝光率最高的古典音乐家。“我们希望赶上时代的步伐,与现代表达方式齐头并进。”他说。
身为世界顶级乐团的首席指挥,拉特昨天被问得最多的就是压力问题。他坦言没有压力就不是指挥家的工作了,“我的工作是让整个乐团演奏的音乐保有活力,不论是传统的还是现代的;但我们又必须要捍卫乐团本身的传统,记住乐团的声音,经过几代大师的栽培,柏林爱乐已经形成固有的音乐表达和演绎旋律,我要做的就是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不论曲目还是演奏”。(编辑/石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