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3日下午2点,由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音乐研究所、作曲系共同主办的“音乐纵横三人谈”系列讲座第四期在阶梯教室如期举行。著名画家曹力教授做客本期“音乐纵横三人谈”,与主持人瞿小松、谢嘉幸两位教授一起,以“民风与院体的对接”为题,向到场的学生们做了精彩的讲座。
讲座伊始,瞿小松教授以西班牙画家达利为引,导入今天民风与院体的讲座话题。曹力教授首先对中国音乐学院研究生处、音乐研究所以及作曲系的联合邀请表示感谢!曹教授介绍了中国艺术的发展史,他分析到:中国艺术一直以来由于受到外来艺术等多种因素的打压,始终没有形成体系,因此学校艺术教育多采用西方的艺术教育体系。目前,中国艺术多散落民间,想要形成完整的体系,必须对散落民间的艺术进行搜集整理,并将搜集的结果与学校教学相联系。这一说法也引发了瞿小松、谢嘉幸两位教授及在场师生的共鸣。
讲座中,曹力教授以自己的同题展览《面对面——民风与院体的对接》为例,直观地向大家介绍了意象造型的观念。曹教授指出意象造型是中国艺术的精髓,西方艺术多为理性的,讲求逻辑,注重结构,而中国艺术则平静舒缓,追求意象。他向我们展示了由他本人创作的《四美图》《琴声如诉》《童年回忆》《时尚运动》《精灵伴侣》《忐忑》《江南渔童》《英雄》等众多的油画和雕塑作品并一一讲解。这些作品展示过程中最独特的地方,在于曹教授将这些作品的民间素材与作品一起呈现给观众。例如:在展示油画作品《时尚运动》时,他将湖南民间木雕和陕西民间剪纸与自己创作的油画放在一起,使观众能更直接地感受到油画作品与中国传统艺术的关联性。之后,他还向大家展示了《黑骑士》《兑卦》《星期天晚上》《放空》《一沙一世界》《门边》《85号》等学生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无不反映了曹教授“架上绘画与民间艺术对话”的理念。对此,瞿小松、谢嘉幸两位老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他们高度赞扬了曹教授对民间艺术创作方法的关注。
讲座的最后,曹力教授一一解答了学生们的提问。整场讲座气氛轻松活跃,不是课堂胜似课堂,它让同学们在轻松自然的状态下不自觉地去思考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思考中国艺术教育的发展模式,让学生们跳出音乐看音乐,从大的艺术视野反观中国传统音乐的现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和加强了学生们的文化自觉意识。(研究生处 王凤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