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牧野
吴牧野1月29日晚在海南省歌舞剧院演奏 本报记者 宋国强 摄
白皙的脸庞,1.85米的高挑身材,优雅的气质,这就是坐在记者面前的旅法青年钢琴演奏家吴牧野给人的初步印象。“我是从咱们海南走出去的,要说这次来海南演出的感受,恐怕最兴奋的还是那种久违的回家的感觉。”1月29日晚,在结束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来琼为首届海南迎新艺术节举行闭幕演出的钢琴弹奏之后,吴牧野在省歌舞剧院化妆室里一边用白毛巾擦着满头大汗,一边微笑着告诉记者。在与吴牧野握手时,他的手非常烫,那是因为长达30多分钟的柴可夫斯基《第一钢琴协奏曲》弹奏完毕之后,他的运动量与打了一场球不相上下。
我从小就在海南生活
吴牧野告诉记者,他虽然于1985年12月生在北京,但从小就随父母来海南,一直在海口生活,“我的幼儿园是在省直机关幼儿园上的,小学是在海口市第28小学读的书,算不算海南人?”吴牧野优雅地微笑着反问记者,“所以这次回来演出,开始几天也是与父母一起住在家里,直到国交(指中国国家交响乐团―――记者注)来了,我才与他们一起住进宾馆,所以春节我就在海口过年了。”
吴牧野说,他出生在一个音乐之家,4岁开始练习钢琴,5岁起便在海口各种大小场合登台演奏,8岁时就在香港举行的钢琴比赛中获得了五级组第一名,学琴之路算是比较顺利。
1996年,还不满11岁的吴牧野便考入中央音乐学院附小五年级,开始了钢琴专业学习,“也就是从那时候起,钢琴才真正成了我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吴牧野说,“其实,我父母并不太强迫我,直到我离开海南,去了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后,我才懂得把心思用在钢琴上”。在中央音乐学院附小毕业后,吴牧野以优异成绩获得全额奖学金,并被保送升入中央音乐学院附中,跟随著名钢琴家钟慧、周广仁等教授学琴。
荣誉能使人不断进步
吴牧野说,从1997年起,他开始步入荣誉收获期。当年4月,他就被选为中央音乐学院代表,随国家文化部代表团出访了欧洲五国,为此受到文化部嘉奖。同年11月,他参加了全国青少年专业艺术院校双钢琴比赛,又荣获少年组第一名。1998年9月,他获得了全国星海杯少年儿童钢琴比赛专业组第一名。1999年6月,他赴德国参加国际Seile钢琴比赛,又获得少年组第二名。2000年6月赴法国巴黎,10月在中法咪多杯钢琴比赛最高级别赛事中荣获第一名。
“连续不断的获奖,其实对我来说只起到了促使我不断进步的作用。”吴牧野告诉记者,参加国际国内各种钢琴比赛,让他从大赛中学到了不少有用知识,也正因为有了对比,开阔了眼界,所以弹琴也才更加有针对性,进步也越来越快了。2001年2月,吴牧野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师从著名钢琴教授雅克・胡维耶尔。大学毕业前夕的2004年12月,他获得了法国玛格丽特・隆国际钢琴比赛第4名。2005年,又获得雅马哈欧洲青年艺术家特别奖学金,并荣获在法国蓬图瓦兹举行的欧洲国际钢琴比赛金奖。2006年1月,法国国家广播电台音乐台录制了吴牧野的钢琴演奏专场向全法国播放,电台还同时现场采访宣传了吴牧野。同年,吴牧野还被邀请到瑞士日内瓦国家电台,做了现场直播钢琴独奏音乐会演出。
2007年,吴牧野又一次战胜来自世界各大音乐院校的众多优秀毕业生,以最优秀的成绩,成功考入法国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大师班学习,去年毕业并获得博士学位。经过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10年的勤学苦练,吴牧野也荣获了国际钢琴界最高级别的“完美钢琴”演奏家文凭,成为目前唯一获此文凭的中国青年钢琴家。
名声从欧洲传回祖国
“我这次到海南演出,也是我离开学校之后正式舞台演出生涯的开始。”吴牧野告诉记者,“真是机缘巧合!自己又一次与海南联系上了,我从海南走出去,现在又回到海南来,从这里拉开了自己舞台演出生涯的序幕。”
吴牧野说,他刚刚过了25岁生日。25岁以前,他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学校学习上,很少接受商演邀请,即使在欧洲很多国家演出过,并且赢得了欧洲媒体难得奉上的“金手指”盛誉,但在祖国,他只是2009年回到国内,在中山音乐堂和武汉举办过两场独奏音乐会,其他再也没有演出过。
然而,他的盛名还是从欧洲传回了祖国。在巴黎国立高等音乐学院钢琴专业10年的学习,使吴牧野拥有了完美的演奏技巧,不仅欧洲以“金手指”盛赞他,祖国首都的媒体也用“很久没有听到过如此纯粹的法国浪漫派演绎了”,来称赞他在北京仅有的那一场演出。
“现在毕业了,我正在物色经纪人,希望能使自己的演出经常出现在中国的舞台上,”吴牧野说,“这样,我的演出就不会光出现在欧美,也能出现在祖国了。”
中国国家交响乐团演出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国家交响乐团非常看中吴牧野的实力,认为他对音乐的理解力和钢琴演奏技巧,实际上已经与郎朗、李云迪不相上下,完全可以用才华横溢来形容。
(《海南日报》1月3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