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单考文化课,肯定考不上大学。”在首师大美术专业考点外,一位母亲算起了账,孩子高三开始学素描,请老师单独辅导,两小时300元,一周上三次课,再加上买画笔、颜料、纸张,到现在花了两三万元了。
这还不算来北京参加考试的吃、住、交通费,通过艺考后还要再上文化课的补习班,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虽然成本高,但大多数父母还是咬牙支持,“没办法,谁叫文化课成绩不行呢,能考上大学,砸锅卖铁也得供呀。”那位母亲无奈地摇摇头。
“速成班”为艺校生创收
不计成本的“酱油族”也给艺校的在读生创造了生财之道。“他们是打酱油的,我们何尝不是,每年上万元学费学艺术,毕业了真能从事本行业的太少了,成名的就更没几个了。”2008年从中国传媒大学艺术专业毕业的小王无奈地说。
依据教育部公布的2009年各专业就业率区间,全国3000多名表演专业的本科生,就业率不到70%。即便就业,能靠演戏养活自己的比例也很低,其他毕业生有的转行,有的成为“北漂”,靠打工或者父母接济维持生活、等待机会。
看到艺考速成逐渐火热,很多艺校生都转投培训,“毕竟这还和自己的专业相关些。”小王说。培训机构也看重他们的艺考经验,甚至直接打出“北电、中传老师亲自授课”的旗号招揽生源。
“给20多人上一节课报酬大概两三百元,一天能上三至四堂课,一个月很轻松就赚到上万元。”小王说,“教起来也挺轻松的,很多考生根本不关心表演这个学科的内涵,只是关心考试有什么技巧,哪些老师是考官,什么才艺能讨老师欢心。”
在首师大上研究生(论坛) 的小梦每周教2个高三学生学画画,一堂课300元,每月能收入六七千元。“赚钱是挺好,但心里总不踏实,觉得帮这些不是真心喜欢画画的孩子走捷径,是对专业的犯罪。”小梦说。
艺考捷径越来越难走
伴随着现代艺术对艺术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艺术类院校高考成绩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北京电影学院、中国传媒大学依据高考成绩录取考生的艺术类本科专业越来越多,捷径越来越难走。
北京电影学院表演学院副院长王劲松说,现代电影对表演的要求很高,不仅要有敏捷的思维、还需要懂得与电影新技术配合,如果文化素质不高,光长得漂亮,表演起来很做作是肯定不行的。
业内人士认为那些动辄就花费上万元“速成”的考生的选择并不足取,他们提醒考生,艺术类专业学费昂贵,考生一定要根据实际情况谨慎报考。艺术只有从心里喜欢,勤奋再加上天赋和悟性,才有可能成功。否则不仅高额投入换不回高回报,还有可能加剧家庭的负担,耽误了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