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经典歌曲
郑绪岚的演唱风格以情带声、以情动人,故被冠以“中国第一‘抒’女”称谓。很多歌迷对郑绪岚演绎的《牧羊曲》、即电影《少林寺》的插曲尤为钟爱。谈到这首歌迷认定的代表作,郑绪岚表示第一次听到时,觉得有些怪怪的,并首次对媒体透露《牧羊曲》最初的歌名其实叫《青青草》,“听了歌曲小样之后,觉得不是太适合我。后来录音时还算顺利,电影《少林寺》先在海外公映,好评如潮,一年以后才在国内公映。于是我买了张票去看电影,实际上是为了听这首歌去的。当然,能够听听歌再看看电影,感受一下配合得怎么样,这是我的主要目的。当自己的歌声响起时,很紧张,我一个字一个音地听,感觉我还可以诠释得更好,顿时情绪有点低落。但是也没想到,《牧羊曲》在广大观众中是这么深入人心,所有人都认为这首歌是郑绪岚的代表作。歌迷见到我都说太喜欢这首歌了,特别动人。我觉得可能是我唱得非常自然,音色和电影角色形象贴切。”《牧羊曲》将成为此次天津演唱会的压轴曲目,郑绪岚坦承现在越来越喜欢这首歌,不像初次接触那样,觉得非常适合自己的音乐气质,越唱越觉得纯香。
除了代表作品外,电视剧《红楼梦》中的重要作品如《枉凝眉》《葬花吟》等也将是此次天津个唱的重要章节。《红楼梦》中的歌曲曾涌现出很多演绎者,郑绪岚可谓是最具代表性的一位。正如她自己所说,《红楼梦》音乐已经与她的艺术生命融为一体,“《红楼梦》对我来说太重要了,我一直在唱《红楼梦》,永远地会读《红楼梦》,所以在我心里,我会艺术生命不息,演唱红楼不止。”
回忆浓浓乡情
郑绪岚从3岁开始在天津生活、上学到参加工作,从天津的第三阀门厂考到东方歌舞团,走进演艺事业,应该说人生的重要时期都是在天津度过的。郑绪岚回忆小时候的经历特别难忘:当时她家住在河北区博爱道33号,意大利租界的一栋房子,环境就像欧洲一样,路的转角就是一宫,“当时一宫演出很多,我们家人经常去看,感觉生活丰富多彩。我们家一边靠着海河,一边是非常大的广场。现在那里已成为意式风情旅游区,比过去更美了。”
后来,郑绪岚家搬到了兴安路,之后又搬到多伦道,都是围绕着海河,“海河水孕育了我,一直充满感激之情。”1976年,郑绪岚参加天津职工业余文艺汇演获得第一名,她笑言当时很多朋友都说:“我们天津出了个小女高,倍儿甜啊。”那一年,郑绪岚在业余文艺圈子小有名气。因为改革开放初期,中央级的很多文艺团体都恢复了工作,又因为天津在全国是出了名的出歌唱家的地方,所以招歌手一定要到天津,“刚好我有机会被推荐到很多家团体去应试,最后选择了东方歌舞团。从1976年到现在跨度挺大的,经历了风雨坎坷,有辉煌,也有徘徊绝望,一直走到今天。能够举办这场演唱会,实际上是对家乡父老的一次全面汇报。回到天津这个生我养我的地方,与在其他地方演出感觉是不同的。这是一份情,所以最合适作为全国巡演的首场。”
倾注真情与纯情
谈到巡演主题“绪岚情歌”,郑绪岚坦言自己一直是一个以情为重的人,从一开始步入歌坛,就给自己写了一个“纯”字,“我觉得纯情是人世间非常稀有的。我希望用我的歌声把音乐注入我的真诚和纯洁,让那个歌声飘到所有的地方,给人以感动。都说歌如其人,首先要从人做起,以真情带给身边每一个人,这是我做人的一个态度,我会一直为提升自己的品格而努力。”
对于如何保持艺术生命力,郑绪岚表示:“歌的持续要有独特的艺术风格,是温馨自然的、大家欣赏和喜欢的。唱歌永远要有真情与纯情,因为真情永远不会过时。再有就是技术含量,你要懂得如何去学习,如何使自己的艺术生命在技术上持久,并且不断地前进。唱歌不是光靠声音,它需要非常复杂的全方位的优秀素质集于一身,才能持续不断地冲破重重困苦和磨难,才能一直不被打倒,而且不但站着,还要健康,不但健康,还要智慧,不但智慧,还要在艺术上进步。所以今天我能够站在这里,得益于我的坚韧。我这个人虽然看起来瘦弱,歌也很柔,但是用天津话形容‘我很艮’,做什么事都很坚持。我的生命为音乐而来,只为音乐艺术而活。在我生命的自然规律往下走的时候,我还在逆着风向上攀登。”
· “绪岚情歌——郑绪岚独唱音乐会”昨晚爆棚
· 郑绪岚“绪岚情歌”个人演唱会12月北京举行
· 郑绪岚:为爱辞职遇封杀令 情路坎坷病魔夺爱人
· 郑绪岚参演包头市第7届民族音乐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