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十五,由中央音乐学院、厦大艺术学院、清流县委、县政府联合主办的 “纪念王连三诞辰85周年文艺晚会在清流县体育场举行。中央音乐学院及厦大艺术系艺术家们的精彩表演,给清流人民献上一场美妙的视听盛宴。 (邓文桂 摄)
王连三(1926.12.3―1986.4.16),字达德,三明市清流县人。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大提琴教育、教学开拓者之一,大提琴音乐民族化创作奠基人。1952年创作了中国第一首大提琴乐曲《采茶谣》。1956年积极倡导并组建了中国第一个“红领巾”乐队(现中国青少年交响乐团)。他1946年毕业于福建音专。同年赴台湾省交响乐团任大提琴首席,兼任台湾师范大学音乐系讲师和台湾广播电台特约演奏家;1948年任香港永华电影公司大提琴首席,兼香港音乐学院讲师和香港电台特约演奏家;1949年参加香港赴广州慰问中国人民解放军劳军团;1950年毅然接受新中国召唤,回国后即参加中央赴朝慰问团;1954年调入中央音乐学院,从事大提琴教学、创作达32年,编写出大量的大提琴练习曲,创作了大量的精品名作,成为当今中国音乐院校中国作品大提琴教学的选用教材,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音乐骨干人才,为中国大提琴事业发展作出了不朽的贡献。
王连三主要作品有:《采茶谣》、《风雨少年》、《相逢在北京》、《往事》等百余部独奏、重奏和交响乐曲。其中根据清流客家民歌《茶山竹板歌》创作的《采茶谣》,具有鲜明的客家色彩和浓郁的生活气息,经常作为国际大提琴比赛中国作品曲目之一,曾受到周恩来总理的高度赞扬和国际同行的一致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