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七级音阶、漫天桃李,她倾情奉献,燃尽一生。李敏华摄
每一个见过清醒的钱梅洁的人,无不被她脸上焕发的童真所触动。只要一息尚存,只要意识清晰,只要身体还爬得动,她永远都会挣扎着爬到离床一米多的那架电钢琴前,翻开乐谱,在那间陈年陋室里教学生唱歌。
然而,昨天上午8:05,进入兔年的第二天,钱梅洁老太永远离我们而去,享年88岁。本报记者获悉钱老太去世的消息后,第一时间向她的家人捎去本报读者的哀思。
“妈妈走得平静、安详,没有受到病痛的折磨。”钱梅洁的小女儿钱小华哽咽着告诉记者,昨天早上是保姆发现钱老太不行了,她赶到时,发现母亲体温尚存,却已经没有呼吸了,而她脸上的红润光彩也迅速褪去,变得蜡黄。
昨天,钱老太在台州的许多学生闻知噩耗,马上赶到钱老太温岭的家中。钱梅洁的关门弟子赵灵丽告诉记者,一个月前她才刚刚探望过恩师,“从去年8月开始,钱老师一直处在半昏迷的状态,长时间昏睡,偶尔醒过来。”随着时间推移,钱老太清醒的时间也越来越短,“到1月份,每次醒来,刚睁开眼看清眼前的人,来不及说话就会再度昏迷,前后不到10秒。”
从去年7月开始,因为身体状态恶化,钱老太不得不中断了授课,开始长期卧床。或许,她不允许自己这样活着,于是,在内心深处,不再坚持了。她终于实践了自己那句名言——“不能教学生唱歌,不如去死!”
出生于江苏的钱梅洁1945年毕业于福建音专,后随丈夫来到台州,先后在温岭新河中学、温岭师范学校、温岭中学任音乐教师,退休后受聘于台州市群艺馆,在她62年教学生涯中,先后有80多位学生考入各类艺术团体和音乐院校,10多位学生获得浙江省声乐比赛一等奖。在台州的音乐教师岗位上,遍地都是钱老太的学生。
本报去年8月11日刊登的《世上最纯洁的老太》以及后续报道,让许多读者都为钱老太的精神境界所震动。去年9月,钱梅洁老师学生音乐会《寻梅》在台州电视台演播室举行,参加晚会的200多位她的学生,自发组织了这台晚会为老师祈祷和祝福。
钱梅洁曾经入选2005年“感动台州十大人物”和2010年“感动温岭十大人物”,并于最近成为了20位“浙江省精神家园守望者”之一。台州市文广新局局长戴康年透露,在钱老太后事告一段落之后,有关部门将着手与她的家人协商,准备建立一项以钱梅洁的名字命名的教育基金,去支持那些贫困而优秀的音乐学子。而追悼会将在春节长假结束后择日举行。
学生亲人们追忆钱老太
她心里最重要的人是学生
小女儿钱小华:妈妈心中只有学生,学生比我们两个女儿还要重要。有一次,妈妈发高烧到39.7度,整个人都虚脱了。我连叫了几声妈,她都没应答。情急之下,我说了声:“妈,10分钟后学生就要来上课了!”她马上就精神抖擞起来,坐到钢琴前,有力地弹起钢琴。这时,我一个人到门外默默地流泪……
学生顾海苗:钱老师不许学生抽烟喝酒。一次为参加省音乐舞蹈节带学生集训,因洪水交通中断被困,学生开始抽烟喝酒。她勃然大怒,狠狠批评完学生后,一个人躲进宾馆痛哭。但她也曾破例喝酒。1986年一次全国比赛,两个学生分获第一第二名,她在学生怂恿下举杯畅饮,很快不胜酒力,竟与学生玩起“石头、剪刀、布”,只是她不知变化,每次出手都是“布”,被学生剪得七零八落。从此,“钱老太卖布”的段子便广为流传。
学生赵灵丽:钱老师1978年退休后受聘于台州群艺馆辅导学生,一开始都是无偿上课。1992年在群艺馆建议下她才开始收学费,每课时4元、6元、8元、10元,本世纪初至今一直是30元,而她的学生以及学生的学生,课时费早已超过100元,最高到500元。这些课费她全部上交。在向学生收费时,她有个奇怪的要求:要求交的钱必须票面干净,无折痕。她觉得组织很神圣,把脏的钱交给组织,会玷污这种神圣。她数学很差,因此要求学生交钱必须是凑成整数,不必找零。一次我要交60元,却交给老师一张百元钞票,这竟难住了老师,只见她打开专门放学费的盒子,面对一叠整整齐齐的钞票,一会儿把钱放进盒子里,一会儿拿出来——她不太会数钱。
来源:钱江晚报
相关链接:
台州市钱梅洁少儿音乐教育奖励基金成立
2007年6月3日晚,台州市首届少儿才艺电视大赛总决赛颁奖晚会在市文化艺术中心举行,晚会评出了本次大赛的冠亚季军,我市少儿艺术团同时宣告成立。晚会上,我市有关部门还成立了“台州市钱梅洁少儿音乐教育奖励基金”。该基金由我市音乐界德高望重的钱梅洁老师自己拿出30万元钱设立,每年对全市少儿音乐教育有杰出贡献者进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