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众日报 于国鹏
凌潇肃和姚晨离婚的事,春节期间成了个新闻热点。凌潇肃还为此发了个道歉声明。从网上的反应看,网友们对这个道歉不怎么认同:都是你们两个人之间的事,向大家道哪门子歉啊,犯得着吗?
不必道歉的出来道歉了。应该道歉的,却又没人站出来。长时间推不出一首好听的新歌,天天过着“啃老”生活的流行乐坛,难道不该有人站出来道歉?
拿央视春晚来说,歌舞类节目十几个,但让大家感觉有味道、听着比较舒坦的,还是几首老歌,包括经典中的经典《难忘今宵》。推出的几首新歌,基本没给人留下多深刻的印象。
周杰伦、林志玲合作的一首《兰亭序》,比较起来还算受关注。其实,这同样属于人捧歌的那种类型,而且热炒讨论的最大焦点居然是“林志玲胸部是否缩水”——流行歌曲真该长叹一声。
怨不得春晚,他们也实在是没有好听的新歌选。
流行歌曲本该是追着潮流时尚走的。眼下的流行歌坛,好像正好掉了过了,怀旧成了主流,“啃老”成了时尚。音乐会上,老歌被当成招牌;古董级的老歌手、老乐队“复出”举办个唱,人气火爆。
最近的一段时间,王菲、那英、罗大佑、李宗盛、费玉清、蔡琴、崔健、毛阿敏、张学友、齐秦、赵传、梁咏琪等等一批老歌星,频频游走各地,举办演唱会。有的已经淡出多年,复出登台,依然大受欢迎,赚得盆满钵满。
今年春节期间,北京举办了林林总总的多台演唱会,其中比较引人注目的两台,《一人一首成名曲——中国歌坛著名音乐家代表作春节演唱会》、《花儿为什么这样红——电影歌曲珍品名家音乐会》,都是“老”字当道,最大的招牌还是一批老歌,而且都取得了不错的票房。
老歌何以大行其道?“啃老”到底还要多久?问题的症结到底在哪儿,是由于听众喜欢怀旧,还是由于流行音乐自己出了问题?
作为业内人士,著名音乐人梁翘柏的分析基本切中要害。他是王菲的音乐制作人,也曾跟周笔畅、何洁等合作。他认为,目前“啃老”风行很正常,因为新人太弱势,新人没有太大成就,没有一个有分量的人出现。
新人弱势的原因,当然不是因为技术或者财富,关键还是对音乐的态度,或者说衡量音乐的标准出了问题。相当一部分音乐制作公司、歌手,只不过把音乐看做一个求名利的幌子,心思并没真正放在音乐上。过去,一首歌流行,能让一位藉藉无名的歌手一夜成名。一首歌曲走上排行榜,靠的是实力,靠的是口碑。如今,一些有实力的公司可以控制排行榜,可以使用财富打榜。许多排行榜前列的歌,大家都没听过。大量的歌手选秀活动,那些坐在评委席上道貌岸然自诩为音乐人的评委们,目的不是选出有才华的歌手,而是为了选出最吸引眼球的赚钱工具,一时间“伪娘”、“中性人”当道。真正有潜力的歌手却被拒之门外。
真正热爱音乐的人出不来,“啃老”必定会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