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音乐引发人们兴趣
本月16日至4月8日,“魅力三晋”山西文化艺术精品展演月,将在上海大剧院举行。据悉,有不少听众对3月19、20日在中剧场由五台山僧人表演的“吉祥佛韵”佛教音乐会,表示出强烈的兴趣。多年从事佛乐研究的山西省音乐舞蹈研究所韩军副所长指出,五台山佛乐兼容汉藏两大佛派,上千年的发展演变吸收了宫廷、民间的文化艺术,这次在上海展演虽只能窥见一斑,却也是领略佛乐博大精深的一次难得机会。
地理位置特殊
特殊的地理位置,让山西五台山成为国内融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于一体的著名圣地,还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佛教音乐的“活化石”。据韩军介绍,五台山佛乐团成立于1987年,多年来默默从事挖掘整理和传承弘扬当地的佛教音乐。他们除了应邀参与中外文化交流活动出访之外,平时都驻守于五台山,“随着老一代乐僧陆续离世,一些传统曲目也逐渐消失,目前五台山能演唱演奏佛乐的僧人仅有30余位。由于长期‘藏在深山人未识’,所以,这次我们好不容易把这支佛乐团请到上海展演,也是想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些民族文化的珍品。”
形成独特风格
韩军从30多年前就开始关注五台山佛乐的调查研究,他介绍道,北魏年间,五台山就盛行《华严经》的呗赞、转读,显通寺还留有当时“乐音一部,工技百人”的盛况记录;到了唐代繁盛期,五台山佛乐形成了独唱、齐唱、轮唱的方式。之后,藏传佛教的引入,仪式礼乐的兴起,乐器的陆续加入,五台山佛乐在广为吸收的过程中,渐渐形成了独特的风格。韩军指出,作为传播佛教的重要手段,佛乐非常重视与民间音乐广泛交融,因此,保存了各个时代的民间音乐元素,如今还经常被运用在当代作品的创作之中。据了解,许多音乐人从佛乐中寻找旋律灵感,创作了《祈祷》《明天会更好》《掌声响起来》等等歌曲;王菲、齐豫、孟庭苇等歌手还用自己的风格,演唱了大量的佛乐。
用心感受体验
在这次来沪演出的“吉祥佛韵”音乐会上,五台山乐僧们将呈现“和念”“令调”“直数”与“吟诵”四种佛乐表演类型。韩军说:“佛乐追求的是空灵、安静与幽远的音乐效果,具有很高的艺术性。所以,听众欣赏佛乐,不必过于注重形式和流程,用心去感受和体验中国传统音乐和民间音乐的精妙,也会是一次很有收获的聆听过程。”
作者:杨建国
(本文来源:新民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