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伯特:《魔王》
录入时间:2011/3/18 15:26:00 来 源:中音在线 [音乐教程]
舒伯特:《魔王》
叙事性歌曲《魔王》是舒伯特1815年创作。
舒伯特歌曲的总体风格是优美清新、感怀、悲伤,又不乏生活的欢愉和欣喜的向往,抒情性很强。《魔王》这首歌曲却是独特的一例,它紧张又恐怖,命中注定地走向悲惨的结局。歌曲里几个人物轮番说话,富于戏剧因素,对演唱者的艺术表现力是个考验。
《魔王》的叙事情节是这样的:深夜里,父亲骑马在树林里飞奔,他把孩子紧紧地抱在胸前,使他温暖。孩子惊恐不安,因为隐形的魔王潜伏在密林深处,他在诱惑孩子的灵魂。父亲一边安慰孩子,一边策马飞奔,他要赶在魔王的威力发作之前赶回家去,拯救孩子的性命。气氛越来越紧张,魔王的威胁在迫近,他施展法术勾摄孩子的魂魄,父亲战战兢兢,抱紧孩子,最后终于赶回家中,而怀抱里的孩子已经死去。
在这首歌里出现了四个人物:父亲、孩子、魔鬼这三个主要角色,另外还有故事的叙述者,四个人物轮番登场,形成戏剧化情节。故事发生在深夜的森林里,黑雾弥漫,风吹枯叶蔌蔌作响,树影憧憧,形成紧张的不祥之兆。歌曲的恐惧气氛由钢琴伴奏在低音区上的隆隆声烘托而出,三个角色用旋律、节奏和伴奏音型分别描写,可以清晰地区分开,孩子的恐惧、父亲的激动不安和魔鬼那致命的温柔诱惑交织成戏剧性的场面,音乐随着情节发展而逐渐增加紧张气氛,孩子的声音每出现一次升高一个音,最后推向高潮,在高潮中突然停顿,然后在沉寂下来的悲哀里唱出最后一句,死亡的悲剧性结局在激动亢奋之后的沉寂中更显悲哀。
第一段:叙事者以口语化的朗诵调唱出;第二段:父亲和儿子的对话,音乐在声部的低音区,以沉着、平衡的声调,刻画父亲的关切和抚慰,父亲慈爱地问;第三段:魔王的音乐旋律是抒情歌唱性的,显得甜蜜、虚假、狡猾;第四段:父与子再次对话,魔王步步进逼,儿子心里害怕,一次次呼喊父亲,一次比一次惊惶,直到第五段,魔王软硬兼施,威逼恐吓;第五段:叙事者用焦急沉痛的音调描述了可悲的结局——父亲急驰到家,儿子早已在怀抱中死去。钢琴以两个特强和弦,表现了精疲力竭的父亲悲痛欲绝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