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弯弯的月亮》,曾经风靡了大半个中国。歌曲以其优美的曲调和丰富的内涵感动了当时的人们,被音乐界公认为中国现时通俗歌曲的一首代表作品。
作曲家李海鹰,就是这首歌的词、曲作者。
珠江边走出来的李海鹰,是全中国最出色的当代作曲家之一。在内地流行音乐界,他是名副其实的 “跨界音乐大师”。
跨年代:创作历程横跨三个年代,脍炙人口名曲达上百首
在80年代,他创作了《弯弯的月亮》的不朽经典
在90年代,他创作了《七子之歌》《走四方》、《过河》的街知巷闻
在21世纪,他打造了《爱如空气》的流行神话
跨领域:涉猎唱片、音乐会、影视音乐、音乐剧等各个领域。
跨风格:音乐风格横跨流行、民族与古典,并且将跨界融合得天衣无缝
创作历程
李海鹰1954年生于广州。父亲是中山人 母亲是东莞人。他从小喜欢音乐,很早就开始显露音乐才华。1970年,他才16 岁就进入广州粤剧团,当上了小提琴手兼创作员。5年以后,他成为中国海军南海舰队政治部文工团的小提琴手兼创作员。这期间,他被送到广州星海音乐学院作曲进修班学习了一年半。1982 年底到1997年3月,他在广东音乐曲艺团当创作员,《弯弯的月亮》就是这期间写出来的。从1997年4月起,他担任了广东电视台的音乐总监。
李海鹰创作过一系列有影响的影视音乐作品。除了电视艺术片《大地情语》的插曲《弯弯的月亮》之外,还有电视剧《外来妹》的主题歌《我不想说》、电视剧《一路黄昏》的主题歌《走四方》、电视剧《女人天生爱做梦》的主题歌《我的爱对你说》等等。在这些歌曲的创作中,他集作词、作曲、编曲于一身,充分发挥了自己的才能,歌曲一经播出便大受欢迎,被广为传唱,流行范围很广。他还为电影《鬼子来了》《黑冰》《背叛》《荣誉》——到近期风靡全国的《亮剑》等写歌编曲,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由于这些成就,李海鹰曾获得五个一工程、文华音乐奖等全国、全军、省、市以及海外音乐创作奖百余项 ,并且还担任了中央电视台1989 春节晚会音乐指导;担任了1998、1999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音乐统筹。1997年,他担任了罗马尼亚第十届国际金鹿流行音乐节大赛评委;1999年,他担任了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第十届亚洲之声音乐节评委;他还担任过中央电视台1988、1992、1996、1998四届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评委,担任过中国文化部1996、1998通俗歌手出国选拔赛评委。此外,他还担任了中国轻音乐学会的副秘书长、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理事、中国电影音乐学会理事和广东音乐家协会理事等社会职务。他还是国际艺术节组织联合会的成员,并被入选ABI国际杰出人物名录。
1994年11月19日,他在北京首都体育馆成功举办了“《弯弯的月亮》李海鹰个人作品演唱会”。这应该是他音乐生涯的一个里程碑。
醉心于音乐的李海鹰喜欢拓展新的音乐领域,成名之后,他迷上了音乐剧。音乐剧盛行于美国百老汇,以流行音乐为主体,形式轻松、活泼,很受观众喜爱。而在中国 ,由于戏剧界在“文化大革命”以后涉足音乐剧的时间还不长,所以尚未有很成功的作品。李海鹰决心要在这个领域有所作为,在1996年和1997年的中国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他推出了《过河》及《地久天长》两个音乐短 剧,获得成功。但他并不满意,期待有一个好的剧本一试身手。当他看到四川“人艺”女编剧李亭写的校园音乐剧《未来组合》的剧本时非常高兴,马上全力以赴投入了创作。音乐剧《未来组合》上演后,反响很大,受到了音乐爱好者,特别是大中学生的好评。
为了迎接澳门回归,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大型电视专题片《澳门岁月》。电视片中有一首起点睛作用的主题歌,歌词用的是诗人闻一多先生在1925年写的诗歌《七子之歌——澳门》。中央电视台把作曲任务给了李海鹰。
“你可知:‘Macao’不是我的真名姓,/ 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一声乳名: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手捧着闻一多先生写下的充满幽怨愁烦的诗句,李海鹰非常激动。对于澳门,他有剪不断的情缘,因为他父亲的家乡就在离澳门仅一衣带水之遥的南朗乡,那里很早以前与澳门同属香山县,小时候他曾回去过那里一次,澳门的歌谣也是他儿时记忆里的童谣。四十多年在广东的生活,更是孕育了他深沉的南国音乐情怀,令他极易感受澳门的风土人情韵味。
闻一多在这首诗里所表现的艺术形象是一个离开母亲太久了的孩童,她向母亲述说着Macao不是她的真姓;她呼唤着母亲叫一声她的乳名澳门;她大声呼喊着“母亲,我要回来……”四十多个日日夜夜,李海鹰寝食不安地用心灵体会着这个艺术形象,苦苦寻找着最有表现力的音乐语言,终于,一股压抑不住的挚情带着《七子之歌——澳门》的旋律冲出他的心底……
太平鼓,是满、蒙古、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因单面蒙皮又称单皮鼓。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