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新闻网讯(记者 陈强 徐天保 实习生 覃菲 文/图)年近花甲,戴着眼镜,站在街边悠然自得拉着小提琴卖艺。本报一位读者反映说,在南宁市火炬路,一位在这里卖艺的男子引起了不少路人的注意。有人说,这把年纪玩小提琴而且还拉得这么好,应该是个“文化人”。
黑框眼镜、蓝布中山装、厚厚的琴谱,一曲周华健的《花香》从一把看上去有点旧的小提琴里传出。23日中午,记者在火炬路广西大学正门旁的一块草地上看到了正在专注拉琴的老李(如图)。今年58岁的老李告诉记者,他是某单位的一名退休工人。30多年前,一个偶然机会他喜欢上了拉小提琴,从单位内退以后,他便出来拉琴,既陶冶情操,也打发了时间。在人们的印象中,小提琴一直以来都是被归纳到高雅艺术,在南宁街头卖艺的行列中,也很少会有小提琴的出现。对此,老李表示,去年11月,他开始在街头拉琴,“不管在哪里拉,自己有感觉就行了。”至于为什么选择现在的地点,老李说这里人多,尤其是大学生比较多。记者注意到,在老李左侧脖子上有一个硬币大小的疤痕。老李说,这是他拉小提琴三十年时间留下的“印记”。除了自己拉以外,老李还从小培养自己的女儿拉小提琴,如今女儿已经成为一名小提琴培训老师。“她是艺术学校学小提琴毕业的,拉得比我好多了!”老李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