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微博 客服QQ 官方微信
网站客服QQ:
1014587588
2694395946
音协考级QQ:
2537453437
名称:中音在线
微信号:musiceolcom
设为首页网站地图网站论坛帮助∨
搜课程搜资讯搜书籍搜老师
考级报名 |电子琴钢琴古筝小提琴音基长笛
我的课堂
购物车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儿声乐套曲合唱谱、钢琴伴奏谱、CD伴奏、MV等下载
首页 音乐课程 音乐书籍 音乐新闻 名师风采 音乐人物 音乐学堂 乐器联盟 乐器百科 音乐汇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人物动态 > 中国著名作曲家王云阶

中国著名作曲家王云阶

分享到 |
日期:2011-3-25  来源:中音在线  编辑:孟老师  浏览次数:

导语:   人物生平   综述   王云阶(1911-1996),曾用名王林,山东黄县人,1911年生,中国著名作曲家。   1919年   幼时即酷爱美术与音乐,王云阶自小就是音乐的小天才,天生两只“音乐的耳朵”,1919年,8岁的王云阶随家人迁居青岛,就住在福建路25号(修建快速路时拆除)。16岁时,就为青岛电影院上映的默片演奏钢琴配乐。受到外国文化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1927年   到上海求学,曾先后在新华艺术大学,人文艺术大学读音乐系,又在国立音专兼学钢琴选科。20岁时不顾父亲反对与1931年来到北平进入清华大学跟随库普卡学习钢琴和作曲,喜欢看电影的他形成了让电影唱歌的理想。大学毕业后在学校任教,   1932年   因在山东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院指挥学生高唱唱《国际歌》被当局被捕入狱三年。出狱后,专攻作曲的他与冼星海、聂耳一起进行抗日救亡音乐活动,并创作了一批抗日歌曲和介绍苏联新音乐艺术。并发表过《紫竹调》等音乐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来到武汉,参加冼星海主

  人物生平

  综述

  王云阶(1911-1996),曾用名王林,山东黄县人,1911年生,中国著名作曲家。

  1919年

  幼时即酷爱美术与音乐,王云阶自小就是音乐的小天才,天生两只“音乐的耳朵”,1919年,8岁的王云阶随家人迁居青岛,就住在福建路25号(修建快速路时拆除)。16岁时,就为青岛电影院上映的默片演奏钢琴配乐。受到外国文化和“五·四”新文化的影响。

  1927年

  到上海求学,曾先后在新华艺术大学,人文艺术大学读音乐系,又在国立音专兼学钢琴选科。20岁时不顾父亲反对与1931年来到北平进入清华大学跟随库普卡学习钢琴和作曲,喜欢看电影的他形成了让电影唱歌的理想。大学毕业后在学校任教,

  1932年

  因在山东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院指挥学生高唱唱《国际歌》被当局被捕入狱三年。出狱后,专攻作曲的他与冼星海、聂耳一起进行抗日救亡音乐活动,并创作了一批抗日歌曲和介绍苏联新音乐艺术。并发表过《紫竹调》等音乐作品。 抗日战争爆发后他来到武汉,参加冼星海主持的"星海歌咏队",投身于抗日救亡音乐的运动中,创作了《抗战到底》和《 我们站在一条线上》《我们在炮火中长大》、《东北,我们的家乡》等歌曲,并发表长诗《向阿波罗宣誓》。

  1939年

  王云阶来到四川成都为西北影业公司的影片《风雪太行山》谱写主题歌《上战场》,此曲成为他电影作曲的处女作。并为纪录片《华北是我们的》录音兼任指挥。

  1940年

  至重庆,出版第一部歌曲集《国防音乐》。40年代在重庆国立音乐学院、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音乐系任教和金陵大学任教。1943年3月,通过重庆青木关国立音乐学院教务主任李抱忱介绍,应青海当局之邀,来到西宁。他是继王洛宾之后,来青海的又一位知名的音乐作曲家。他到西宁后,安排到昆仑中学及省立其他学校教授音乐,夫人李青惠分配到西宁女子师范担任音乐教员。当时全国正处在抗日紧要时期,他们教唱的歌曲,内容多以抗日爱国为主,还介绍一些国外的优秀音乐作品。同时又为青海儿童抗战剧团创作了不少作品。他在教学之余,搜集大量的青海民歌,并在当时的《青海民国日报》上创办《乐艺》副刊。每期刊发他搜集整理的民歌,主要内容为青海花儿和民间小调等。后来他将这些民歌汇集成册,在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山丹花》一书。在《乐艺》周刊上,每期还连载由他翻译的巴勒泽的《音乐史》。王云阶夫妇的初衷是为筹建青海音乐学校而来西宁的,但当时青海当局无创办学校的实力。师资、设备、学生来源等均无着落,遂于1944年2月,离开了西宁。1947年任昆仑影业公司作曲,为由白杨主演、“昆仑”出品的影片《新闺怨》作曲。影片上映后,王云阶成为了昆仑公司的作曲组组长。随后,他又连续为《万家灯火》、《希望在人间》、《乌鸦与麻雀》、《三毛流浪记》等40多部中国电影史上的经典影片谱写音乐。值得一提的是他的儿子王龙基由于在《三毛流浪记》中成功扮演了三毛,王云阶还亲自出镜扮演一个钢琴师,这在上海电影界传为佳话。

  1949年

  7月,他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建国后任上海电影制片厂作曲。1951年,调北京任中央电影局艺委会委员兼音乐处副处长,并为《团结起来到明天》、《翠岗红旗》、《六号门》等影片作曲。其中因《六号门》的作曲,在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三等奖。1953年,先后师从丁善德、肖淑娴、冯文元等学习高级和声、对位与赋格,师从前苏联专家阿尔扎玛洛夫学习“音乐作品分析”和“复调音乐”。

  1956年

  回到上海,负责组建上影乐团,任团长,后仍专门从事音乐创作,先后为《青春的园地》、《母亲》、《护士日记》、《湖上的斗争》、《不夜城》、《黄浦江的故事》、《林则徐》、《万紫千红总是春》、《飞刀华》、《魔术师的奇遇》、《青山恋》等影片作曲。其中《护士日记》的插曲《小燕子》,以其优美悦耳的声调,舒缓有致的旋律,曾风靡一时,在全国广为传唱。

  去世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他虽已年逾古稀,还为影片《傲蕾·一兰》与《海之恋》作曲。曾参加1954年捷克第八届国际电影节,1982年法国第三十五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王云阶是中国电影家协会第三、四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第二、三届理事,上海音协副主席,中国电影音乐学会会长。于1996年去世。

  音乐特色

  王云阶受过系统的西洋音乐教育,对西洋的音乐理论、技巧有较深的了解和研究。但他认为中国的音乐艺术是中国的社会生活和人民的思想感情的反映。因此,在他的电影音乐创作中,从《六号门》、《护士日记》到《林则徐》的音乐创作,就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一次成功的实践。《林则徐》的音乐,准确有力地渲染了时代气氛和典型环境,鞭辟入里地刻画了人物性格,乐曲的本身就是一部悲壮的爱国主义交响曲,但又浑然一体地成为影片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充分显示了他深厚的艺术功力。

  创作经历

  王云阶,1911年8月29日出生于山东省龙口市大王家村。中国著名作曲家、音乐教育家、理论家 。

  1927年在上海新华艺术大学音乐系学习,后转入人文艺术大学音乐系,1931年在北平清华大学跟库普卡教授学钢琴,1937年至1938年参加冼星海领导的“星海歌咏队”,1947年进上海昆仑影业公司,1948年师从谭小麟等多名教授学习高级音乐理论,建国以后曾兼上海音乐学院作曲课,多次受聘于上海音乐学院研究生硕士论文答辩委员会。

  个人评价

  从1927年到1996年的七十多年里,王云阶的艺术生涯饱经苍桑,道路崎岖,对生活有丰富的经历,深刻的体会。他的作品题材丰富:有历史的、现代的、工人的、农民的,少数民族的;体裁多样:包括交响乐、室内乐、电影音乐、歌曲。由于他一贯坚持深入生活,向民族民间音乐学习,在西洋作曲技巧与西洋音乐民族化方面作了大胆的探索,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特点,所以他的音乐作品充满热情,激动人心,具有强烈的感染力。

  作为一位音乐家,王云阶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艺术,他把整个生命都献给了自己热恋的事业。即使在受到批判被送进干校劳动改造的日子里,他仍坚持钻研作曲技巧,做了十本和声笔记;写成了一首管弦乐曲和一首赋格曲。在生命最后的日子里,他还在为自己尊敬的音乐家冼星海的第二交响乐做整理校对。

  作为一位音乐教育家,王云阶热爱祖国,热爱孩子,关心后辈,他为孩子们写歌、写诗,翻译儿童唱歌法,向学生传授音乐创作技巧;他在自己经济拮据时,还预支自己下一个月的工资作为学生的路费;他在学生有困难时,将学生当作自己的家人,供给他们上学;他在学生困惑时,为他们释疑解惑,他把爱献给了他所热爱的学生们。

  个人作品

  电影

  《风雪太行山》(1939) 《新闺怨》(1948)

  《万家灯火》(1948) 《关不住的春光》(1948)

  《乌鸦与麻雀》(1949) 《三毛流浪记》(1949)

  《希望在人间》(1949) 《丽人行》(1949)

  《团结起来到明天》(1950) 《翠岗红旗》(1950)

  《六号门》(1952) 《青春的园地》(1955)

  《母亲》(1956) 《不夜城》(1957)

  《护士日记》(1957) 《小康人家》(1958)

  《林则徐》(1958) 《夜走骆驼岭》(1958)

  《最聪明的人》(1958) 《万紫千红总是春》(1959)

  《黄浦江的故事》(1959) 《躲灯》(1959)

  《孙安动本》(1962) 《飞刀华》(1963)

  《青山恋》(1964) 《丰收之后》(1964)

  《小足球队》(1965) 《江水滔滔》(1976)

  《傲蕾·一兰》(1979) 《海之恋》(1980)

  《七月流火》(1981) 《阿Q正传》(1981)

  《魔术师的奇遇》

  音乐

  交响乐《第一组曲·江南》

  《第一交响乐》

  《第二交响乐》

  室内乐《前奏曲与赋格》

  1957年获文化部1949-1955年优秀影片评奖个人三等奖

  交响乐

  王云阶除电影作曲外,还创作了交响乐《第一组曲·江南》、《第一交响乐》、《第二王云阶交响乐》及室内乐《前奏曲与赋格》等作品。除了创作歌曲。王云阶还是音乐理论家他还写过不少音乐理论文章。著有《电影音乐形象的塑造》、《从影片〈林则徐〉谈电影音乐民族化问题》、《谈交响音乐的音乐形象的矛盾冲突》《电影音乐与管弦乐配器法》、《论电影音乐 》,还翻译出版了《儿童唱歌法》、《大音乐家的爱》、《和声学》等。

相关内容

  • 汤沐海 每一次音乐会我都酣畅淋漓2014-12-2
  • 常思思:神曲不适合我,坚持走艺术高端路线2014-12-1
  • 昆剧名宿林为林:突破自我再现大将军韩信2014-12-1
  • 裴艳玲正筹备新戏《渔夫恨》2014-11-27
  • 捷杰耶夫:展现“老普”音乐的放肆之美2014-11-27
  • 程学涛的演艺梦2014-11-27

更多>>推荐课程

音乐理论基础

主  讲:楼天宇

立即试听

和声学教程(上册-01至

主  讲:陈诺

立即试听

热点文章

  • 殷承宗:中国钢琴艺术需扎根传统文化
  • 中国音协2014年寒假北京考区考级报名简章
  • 河南各地7月音协考级成绩查询入口汇总
  • 长江杯第三届钢琴展演北京选手音乐会实况
  • 2013年高考音乐特长生招生专题
  • 黄河--北京交响乐团新春音乐会

热门标签

教材教辅

全国音乐等级考试音

出版社:人民音乐出版社

页数:104页

isbn:978-7-103-03398-2

购买价:83元

  • 视唱练耳与声乐、器乐卷(第三
  • 康建东交响作品音乐会DVD/CD合

乐器

阮

  阮,阮咸的简称,旧称“汉琵琶”,还有一意即长颈琵琶,形似今之月琴,与从龟兹传来的曲项琵...

扁鼓

  扁鼓,是蒙古、藏、朝鲜、满、纳西、彝、苗、汉等族棰击膜鸣乐器。蒙古语称恒格勒格。藏语...

关于我们 | 合作推广 | 意见反馈 | 联系方式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招生联盟
Copyright ©2006-2023 www.musiceol.com All Rigth Resevers 中音在线
电话:15311572120 京ICP备11003142号-1